[实用新型]一种150W调光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7886.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成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50W调光电源,包括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器、集成电路U4、开关电路、电源装置以及输出电源电路,所述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器、开关电路、电源装置与集成电路U4连接,开关电路与输出电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同时拥有可控硅调光方式和输出0‑10V调光两种方式,其应用范围更广,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0 调光 电源 | ||
【主权项】:
一种150W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器、集成电路U4、开关电路、电源装置以及输出电源电路,所述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器、开关电路、电源装置与集成电路U4连接,开关电路与输出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整流器AU5、电阻AR1、电阻AR2、电阻AR3、电阻AR4、电阻AR5、电阻AR8、电阻AR13、电阻AR16、电阻AR22、电阻AR23、电阻AR47、带整流场效应管AQ1、隔离光耦合器U3、二极管Q2、电解电容ACD1、电解电容ACD2、电容AC2、电容CY1以及续流二极管AD2,市电交流电源由接线点AC1和接线点AC2接入整流器AU5的接线点2和整流器AU5的接线点1处,整流器AU5将输入的交流电源整流后成为直流电源,由正极经过电阻AR16一路接入至带整流场效应管AQ1的脚引1处,一路接入二极管Q2的脚引3处,经二极管Q2的脚引2连接电容CY1并接地,所述整流器AU5的负极端与电阻AR47连接后一路接入至带整流场效应管AQ1的脚引3处,一路依次经过续流二极管AD2分别与电阻AR23以及二极管Q2的脚引1连接,所述电阻AR23经电容CY1并接地,所述带整流场效应管AQ1的脚引2一路与电阻AR16和电阻AR22分别相连,一路与混连的电阻AR1、电阻AR2、电阻AR3以及电阻AR13连接,所述电阻AR1和电阻AR13的输出端一路连接电解电容ACD2,一路与隔离光耦合器U3的脚引3连接,电解电容ACD2分别与隔离光耦合器U3的脚引2、电容CY1以及整流器AU5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隔离光耦合器U3的脚引4经电阻AR4到输出端Vout,所述隔离光耦合器U3的脚引4经电阻AR5与依次并联的电阻AR8、电解电容ACD1以及电容AC2分别连接,所述电阻AR8一端接地,所述电容AC2连接到输出端SIG;所述输出端SIG经过电阻AR17与所述集成电路U4的脚引14连接,调光器J1的脚引1一路经过电阻R46接地,一路与开关JP2连接,调光器J1的脚引2一路与开关JP1连接,一路经过电阻R45分别与电阻R14和稳压二极管D1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经过电阻R6连接到输出端VSIG,所述电阻R14一路经电阻R15接地,一路经电阻R52与集成电路U4的脚引20连接,所述电阻R52经电容C19接地;调光器J1的脚引4连接到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装置的脚引1经稳压二极管D8与电阻R52连接,所述输出端VSIG与稳压器U2的脚引1连接,电容AC6、电解电容CD12、电容C5、电解电容CD11并联后与稳压器U2串联,所述稳压器U2的脚引1与电容AC6、电解电容CD12连接,所述稳压器U2的脚引3与电容C5、电解电容CD11连接,所述稳压器U2的脚引2接地,所述稳压器U2的脚引3、电容C5与电解电容CD11连接至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装置的脚引1与稳压器U1的脚引1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脚引3与集成电路U4的脚引4连接,所述电容AC4、电解电容ACD10、电容C3、电解电容CD7并联后与稳压器U1串联,所述稳压器U1的脚引1与电容AC4、电解电容ACD10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脚引3与电容C3、电解电容CD7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脚引2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脚引3、电容C3以及电解电容CD7经并联的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8连接至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装置的脚引3接地,所述电源装置的脚引2与集成电路U4的脚引18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晶体管Q3和晶体管Q8,所述晶体管Q3的脚引(5、6、7、8、9)以及晶体管Q8的脚引(5、6、7、8、9)分别与调光器J1的脚引3以及开关JP2分别连接,所述晶体管Q3的脚引(1、2、3)和晶体管Q8的脚引(1、2、3)一路接地,一路经电阻R20与电阻R21连接,电阻R21还与所述晶体管Q3的脚引4连接,所述晶体管Q8的脚引4一路与电阻R10连接,一路经过电阻R37接地;晶体管Q3与电阻R10和电阻R21连接后再与所述集成电路U4的脚引10连接;所述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电源P2、压敏电阻VR1、压敏电阻F1、电容CX1、电阻R14、电阻R15、变压器T1、热敏电阻RT1、电容C1、电容C3、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电解电容CD3,变压器T2A、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电容C4、电阻R35、电阻R34、电容C24、集成电路U1、电容C9、电容C26、电容C2、电阻R19、电阻R7、电阻R18、电阻R36、电阻R33A、电阻R33、电阻R8、电容C23、电解电容C22、三极管Q3、续流二极管D9、电阻R37、稳压二极管Z1、电阻R10、续流二极管D8、变压器T2B、隔离光耦合器U2、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4、电容C18、可控硅U8、电容C7、电阻R24、电解电容CD4、电解电容CD5、电解电容CD6、电解电容CD7、电解电容CD8、电解电容CD9、电感L1、电阻R25、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26以及电阻R19所述电源P2的脚引1与并联的压敏电阻VR1、电容CX1、电阻R14和电阻R15连接,所述电阻R14和电阻R15串联,并接入至变压器T1的脚引3,所述电源P2的脚引2与压敏电阻VR1和压敏电阻F1连接,压敏电阻F1与电容CX1、电阻R15以及变压器T1的脚引1连接,变压器T1的脚引4与热敏电阻RT1串联后一路与电容C3连接,一路与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的脚引2连接,变压器T1的脚引2与电容C1和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的脚引3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容C3经由电源P2的脚引3连接后接地,在接地线上通过电容CY5接等电位;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的脚引1一路经电解电容CD3与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的脚引4,一路与电阻R8连接,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DB1的脚引1还与变压器T2A的正极脚引Pri1+连接,所述变压器T2A的正极脚引Pri1+与电阻R8连接,电阻R8与三极管Q3的脚引E以及与并联的电容C23、电解电容C22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9与三极管Q3并联,三极管Q3的脚引C与电阻R10、电阻R37以及电解电容C21连接,三极管Q3的脚引B与电阻R37和稳压二极管Z1连接,电阻R10经续流二极管D8与变压器T2B的正极脚引AUX+连接,变压器T2B的负极脚引AUX‑与电解电容C21、稳压二极管Z1、电容C23、电解电容C22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2A的负极脚引Pri1‑与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的脚引2连接,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的脚引2和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的脚引3与电容C4连接,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的脚引3与电阻R36以及并联的电阻R33和电阻R33A连接,电阻R33和电阻R33A并联后接地,带稳压的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4的脚引3一路与电阻R35连接后接地,一路经电阻R34与集成电路U1的脚引6连接,电阻R33与集成电路U1的脚引3和电阻R18连接,电阻R18与集成电路U1的脚引4连接,电容C9与电阻R19串联后与电容C26并联后与集成电路U1的脚引1和隔离光耦合器U2的脚引4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阻R7并联与集成电路U1的脚引2和电容C26、电阻R19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1的脚引5接等电位,集成电路U1的脚引8经电容C24接等电位,隔离光耦合器U2的脚引3接等电位,隔离光耦合器U2的脚引1与电阻R38和电阻R39连接,隔离光耦合器U2的脚引2与电阻R39、电阻R40以及可控硅U8的脚引3分别连接,电阻R40、电容C13、电容C14串联后与可控硅U8并联在与串联的电阻R38、电阻R39串联,可控硅U8的脚引2与电容C14和电阻R42连接,可控硅U8的脚引1与电容C13、电容C14、电阻R41、电阻R42分别连接,电阻R42接地,电阻R42与电阻R38一路接入输出端Vout,一路与并联的电容C4、电容C18连接,电容C4和电容C18并联后接地,电容C7与电阻R24串联后与并联的双续流二极管D4并联,并联后与变压器T2A的正极脚引Sec1+连接,所述并联的双续流二极管D4的脚引2和电阻R24分别与依次并联的电解电容CD4、电解电容CD5、电解电容CD6、电解电容CD7、电阻R25、电解电容CD9、电解电容CD8连接,电感L1与电解电容CD4、电解电容CD5、电解电容CD6、电解电容CD7、电阻R25、电解电容CD9、电解电容CD8、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变压器T2A的正极脚引Sec1+连接,变压器T2A的负极脚引Sec1‑与电解电容CD4、电解电容CD5、电解电容CD6、电解电容CD7、电阻R25、电解电容CD9、电解电容CD8以及电阻R26连接,电阻R26和发光二极管LED2经电阻R25与调光器J1的脚引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成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成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6278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双电压线性驱动电源
- 下一篇:LED灯驱动电路的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