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无线手机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0590.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行;王梦婷;解蕙茹;杨环宇;宫泽旭;刘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地址: | 6117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无线手机充电装置,包括无线手机充电壳以及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连接的无线发射端;无线手机充电壳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可推拉充电接头,可推拉充电接头包括金属底座以及与所述金属底座连接的插头,金属底座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围壁;无线发射端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电源变换模块和发射线圈与增强线圈组成的磁耦合共振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机无线充电效率低且充电范围小,以及目前手机无线充电普适性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无线 手机 充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非接触式无线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手机充电壳以及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连接的无线发射端;所述无线手机充电壳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可推拉充电接头,所述可推拉充电接头包括金属底座以及与所述金属底座连接的插头,所述金属底座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围壁;所述无线发射端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电源变换模块和发射线圈与增强线圈组成的磁耦合共振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6005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无刀可视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按钮驱动式自动旋转保护穿刺针及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