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圆偏振侧流暗场成像技术探测人体微血管超微结构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736.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董蒨;于綦悦;魏宾;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傅培,段秀瑛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圆偏振侧流暗场成像技术探测人体微血管超微结构的装置,至少包括可发射线偏振光的光源模块;可将线偏振光调制成圆偏振光的调光单元;可将被观测对象放大成像的镜头单元;可将经被测对象反射的光线进行成像的成像单元;以及可将镜头单元反射后带有被测对象信息的反射光处理形成图像的呈像模块;其中,光源模块位于镜头单元的镜头的外周,光源模块其光线照射方向的前方设有调光单元。因此,本装置具有比传统成像装置更好的成像性能;通过将环状光源设置在显微物镜的镜头部分代替原本设置在装置内显微物镜后方的LED光源,拉近了光源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大大的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从而可以降低半导体激光器的能量值。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偏振 暗场 成像 技术 探测 人体 微血管 超微结构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圆偏振侧流暗场成像技术探测人体微血管超微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可发射线偏振光的光源模块;可将线偏振光调制成圆偏振光的调光单元(6);可将被观测对象放大成像的镜头单元(3);可将经被测对象反射的光线进行成像的成像单元(2);以及可将镜头单元(3)反射后带有被测对象信息的反射光处理形成图像的呈像模块(1);其中,所述的光源模块位于镜头单元(3)的镜头的外周,所述光源模块其光线照射方向的前方设有调光单元(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927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操作的医用瞳孔孔距测量装置
- 下一篇:体温监测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