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91078.8 | 申请日: | 201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严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雪芹 |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J7/35;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监控系统,包括供能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所述供能模块包括光伏组件;监测模块,包括采集组件;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监测模块与管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管理模块,设置于所述节能型监控系统的终端。光伏组件固定于组装式光伏支架上,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包括基座件以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通过定位件与基座件连接,所述定位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基座件的侧边。本发明所有构件简单实用,组装方便快捷,无需实地固定,便于移位和更换场地,具备极高的灵活性。本发明中,由于连接件只需单面操作即可完成构件之间的连接和装配,因此其操作简单快捷,对操作面要求大大降低,便于实际安装的实操。 1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监控系统 基座件 供能模块 管理模块 光伏支架 光伏组件 监测模块 承托件 定位件 连接件 组装式 太阳能转换 采集组件 传输模块 数据传输 组装方便 操作面 移位 侧边 装配 终端 | ||
供能模块(M‑100),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其进行存储,同时也能够为监测模块(M‑200)进行供电;所述供能模块(M‑100)包括光伏组件(M‑101)、切换组件(M‑102)和存储组件(M‑103),所述光伏组件(M‑101)通过所述切换组件(M‑102)与所述存储组件(M‑103)进行连接,所述存储组件(M‑103)又通过所述切换组件(M‑102)与监测模块(M‑200)进行连接;
监测模块(M‑200),包括采集组件(M‑201)和数据处理组件(M‑202),所述采集组件(M‑201)将采集所得的图像资料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组件(M‑202),并由其进行处理,转化为网络数字信号后发送至传输模块(M‑300);
传输模块(M‑300),用于所述监测模块(M‑200)与管理模块(M‑400)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传输模块(M‑300)包括第一传送件(M‑301)和第二传送件(M‑302);所述第一传送件(M‑301)接受来自所述数据处理组件(M‑202)的数字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二传送件(M‑302);以及,
管理模块(M‑400),设置于所述节能型监控系统的终端,包括交换组件(M‑401)和末端设备(M‑402),所述管理模块(M‑400)通过所述第二传送件(M‑302)接受来自所述监测模块(M‑200)的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交换组件(M‑401)将所述数字信号传送至所述末端设备(M‑402);
所述光伏组件(M‑101)固定于组装式光伏支架上,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包括,
基座件(100),设置于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的底部,包括第一配合件(101)和第二配合件(102),所述第一配合件(101)和第二配合件(102)的结构互相配合且互相连接;以及,
承托件(200),设置于所述基座件(100)的上方,且所述承托件(200)两侧的边缘件(201)两端均连接有基座件(100);
所述承托件(200)通过定位件(400)与所述基座件(100)进行连接,所述定位件(400)通过连接件(600)固定于所述基座件(100)的侧边;所述连接件(600)具有第一卡合件(601),其区分为第一螺栓柱(601a)、第二螺栓柱(601b)和第三螺栓柱(601c),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为中空的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R‑1),外部设有第一外螺纹(R‑2),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设有第二外螺纹(R‑3),所述第三螺栓柱(601c)的外侧设有第三外螺纹(R‑4),内部设有第二内螺纹(R‑5);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R‑3)与所述第一内螺纹(R‑1)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套合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中;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R‑5)与所述第一外螺纹(R‑2)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套合于所述第三螺栓柱(601c)中;
其中,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的一端设有定位凹槽(601a‑1),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和第二螺栓柱(601b)完全配合后,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的插入端到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带有定位凹槽(601a‑1)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定位凹槽(601a‑1)的槽深(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1)包括第一底板(101a)和第一对接板(101b),所述第一对接板(101b)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01a)的一侧边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101b)由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所组成,所述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区(101b‑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区(101b‑2)的高度,所述第一区(101b‑1)的顶部具有嵌口(Q),且所述第一区(101b‑1)与第二区(101b‑2)连接的一端所对应的上角端设置为斜边(X)。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X)上设置有固定件(G‑1),所述固定件(G‑1)由面片(G‑1a)和凸块(G‑1b)组成,所述面片(G‑1a)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斜边(X)上,且所述凸块(G‑1b)垂直设置在所述面片(G‑1a)上。5.如权利要求1、2、3或4任一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102)的整体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件(101)互相对应,其包括第二底板(102a)和第二对接板(102b),所述第二对接板(102b)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102a)的一侧边缘。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板(102b)包括第三区(102b‑1)和第四区(102b‑2),所述第三区(102b‑1)和第四区(102b‑2)互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102b‑1)的高度和轮廓与所述第一区(101b‑1)相对应,所述第四区(102b‑2)的高度和轮廓与所述第二区(101b‑2)相对应;所述第三区(102b‑1)的顶部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嵌口(Q)的弯折块(Q‑1);且所述第三区(102b‑1)与第四区(102b‑2)连接的一端所对应的上角端也同样设置为斜边(X);所述第三区(102b‑1)上的斜边(X)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固定件(G‑1)的垫片(G‑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的一端设有挡位块(601a‑2),另一端设有卡爪定位孔(601a‑3),所述第一外螺纹(R‑2)自所述挡位块(601a‑2)向所述定位凹槽(601a‑1)方向放置,且所述第一外螺纹(R‑2)设置的宽度(a)与所述定位凹槽(601a‑1)的槽深(b)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的长度(c)。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还包括卡爪(601a‑4),所述卡爪(601a‑4)两端设有卡爪定位柱(601a‑5);其中,所述卡爪(601a‑4)嵌合在所述定位凹槽(601a‑1)中,且所述卡爪定位柱(601a‑5)置于所述卡爪定位孔(601a‑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的配合插入端设有尖顶凸起(D),当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完全配合时,所述尖顶凸起(D)顶起所述卡爪(601a‑4),使得卡爪(601a‑4)绕着所述卡爪定位柱(601a‑5)旋转,使得所述卡爪(601a‑4)之间张开。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雪芹,未经严雪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9107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压控制架的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