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3388.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禹;钱超;翟怀彬;戴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20 | 分类号: | C07D491/20;C07D493/1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如下: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发光效率 器件寿命 驱动电压 热稳定性 色彩纯度 应用 空穴传输层材料 空穴 电子传输层 电子阻隔层 隔层材料 降低器件 | ||
其中,式(I)中,R1、R2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链型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
R3为C1‑C10的烷基,或者C6‑C30的芳基;
R5为氢、重氢、卤素、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选自于C6‑C30的芳基组成的群;
R6、R7可以为重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
X1、X2分别独立的为C或N;
I为0‑4的整数;
m、n各自为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R2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被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氰基、三氟甲基、三甲基硅基、萘基、蒽基、菲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咔唑基、螺芴基,以及核原子数5‑20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5为选自于C6‑C30的芳基组成的群,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被重氢、卤素、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C5‑C30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6、R7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被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氰基、三氟甲基、三甲基硅基、萘基、蒽基、菲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咔唑基、螺芴基,以及核原子数5‑20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的任意一个: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顺次堆积的构造;
其中,阳极和发光层之间还可选的设置有电子阻隔层;
阴极和发光层之间还可选的设置有空穴阻隔层;
阴极表面还可选的设置有覆盖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电子阻隔层、空穴阻隔层,或者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层包含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9.一种包含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和/或,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33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