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测控链路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4375.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岳磊;孙志刚;李奇;刘素婵;赵豆;雷耀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测控链路评估方法,可分析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建立合理可行的与我国工业技术基础相匹配的无人机测控链路设备可靠性安全性测试规范。首先获取被测试设备的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指标效用原始数据和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指标效用原始数据,代入指标效用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获取被测试设备的地面数据终端功能指标效用数据和机载数据终端功能指标效用数据,代入指标效用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以上参数带入到测控链路通用评估模型分析,经过测控链路效能评估模型各级准则效用计算后得到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测控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无人机测控链路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被测试设备的地面、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指标效用原始数据和主、副链路技术性能原始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2)根据机载高温效用、机载低温效用和机载工作高度效用计算得到机载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根据地面高温效用、地面低温效用和地面工作高度效用计算得到地面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根据机载设备湿热效用、机载设备冲击效用、机载设备振动效用、设备跑车效用、设备抗雨能力、设备抗霉菌能力以及设备抗盐雾腐蚀能力得到机载非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根据地面设备湿热效用、地面设备冲击效用、地面设备振动效用、设备跑车效用、设备抗雨能力、设备抗霉菌能力以及设备抗盐雾腐蚀能力得到地面非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3)根据机载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和机载非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计算得到机载环境适应性效用;根据地面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和地面非敏感性环境条件效用计算得到地面环境适应性效用;根据电源线辐射性能、电源线敏感度、电场辐射发射特性、电场辐射敏感度计算得到机载设备或地面设备电磁兼容效用;根据故障检测率、自检测虚警率、故障隔离率、平均修复时间计算得到维修性测试性效用;(4)根据机载环境适应性效用、机载设备电磁兼容效用、运输性、连续工作时间、维修性测试性效用计算得到视距主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据地面环境适应性效用、地面设备电磁兼容效用、运输性、连续工作时间、维修性测试性效用计算得到视距主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得到视距副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和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5)根据视距主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和视距主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计算得到视距主链路工程专业效用;根据视距副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和视距副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计算得到视距副链路工程专业效用;根据频率准确度、临频抗干扰、发射机功率、杂散发射电平、二次谐波、三次谐波、10dBBW、40dBBW、灵敏度电平、误码率、抗干扰、抗多径、上行时延、下行时延、漏指令率、误指令率得到主、副链路上行、下行传输效用;(6)根据视距主链路工程专业效用和视距副链路工程专业效用计算得到视距链路工程专业效用;根据视距主链路上下行传输效用及视距主链路频段效应得到视距主链路技术性能;根据视距副链路上下行传输效用及视距副链路频段效应得到视距副链路技术性能;(7)根据视距链路工程专业效用、视距主链路技术性能及视距副链路技术性能计算得到视距链路可靠性安全性;所述步骤4中视距主、副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UEsLADT、视距主、副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UEsLGDT的计算公式:UEsLGDT或
Ui分别为维修性测试性效用、机载或地面环境适应性效用、连续工作时间、运输性、机载或地面设备电磁兼容效用,i是各项参数序号,m是参与计算所有参数个数;所述步骤5中视距主、副链路工程专业效用UEsL1或UEsL2的计算公式为:UEsL1或UEsL2=(UEsLADTxUEsLGDT)1/2UEsLADT为视距主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或视距副链路机载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UEsLGDT为视距主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或视距副链路地面数据终端工程专业效用;主、副链路上行、下行传输效用UXXTX的计算公式:
i是各项参数序号,m是参与计算所有参数个数,Ui分别为:频率准确度、临频抗干扰、发射机功率、杂散发射电平、二次谐波、三次谐波、10dBBW、40dBBW、灵敏度电平、误码率、抗干扰、抗多径、上行时延、下行时延、漏指令率、误指令率;所述步骤6中视距链路工程专业效用的计算公式为:
ΔEsL1为视距主链路工程专业效用,ΔEsL2为视距副链路工程专业效用;视距主、副链路技术性能的计算公式为:
ULUT为主链路或副链路上行传输效用,ULDT为主链路或副链路下行传输效用,ULf为视距主链路或副链路频段效应;所述步骤7中视距链路可靠性安全性的计算公式:
ΔLC1为视距主链路技术性能,ΔLC2为视距副链路技术性能,ULEs为视距链路工程专业效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43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