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模式日志文件系统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8984.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2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82 | 分类号: | G06F16/182;G06F16/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基于固态硬盘的数据模式日志文件系统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a、为待写入日志块计算日志块弱指纹;b、检测指纹库中是否存在一样的日志块弱指纹,若否,新增日志块弱指纹记录,其含有a中的日志块弱指纹及相应的日志块号,执行c;若是,执行c;c、将待写入的日志块执行物理的写;d、为待写入文件块计算文件块弱指纹;e、检测指纹库中与该文件块弱指纹相匹配的日志块弱指纹的计数是否为1,若是,修改待写入文件块的地址映射表,将其逻辑地址映射到对应的日志块的物理地址中;若否,将待写入文件块执行物理的写。本发明可大幅度减少日志文件系统的重复写,提高日志文件系统的性能和延长固态硬盘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模式 日志 文件系统 写入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基于固态硬盘的数据模式日志文件系统的数据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方法包括写日志块和写文件块两个步骤;所述写日志块的步骤包括:A、利用哈希函数为待写入日志块计算第一日志块弱指纹;B、检测指纹库中是否存在有其第一日志块弱指纹与所述待写入日志块的第一日志块弱指纹相匹配的日志块弱指纹记录,若否,则执行步骤B1;若是,则执行步骤B2;B1、新增一日志块弱指纹记录,其包括有步骤A中计算出的待写入日志块的第一日志块弱指纹及相应的日志块号,然后执行步骤D;B2、利用哈希函数为所述待写入日志块计算第二日志块弱指纹,然后执行步骤C;C、新增一日志块弱指纹记录,其包括有步骤A中计算出的待写入日志块的第一日志块弱指纹、步骤B2中计算出的待写入日志块的第二日志块弱指纹及相应的日志块号,然后执行步骤D;D、将待写入的日志块写入配置的物理地址对应的闪存中;写文件块,所述写文件块包括:H、利用哈希函数为待写入文件块计算第一文件块弱指纹;I、检测指纹库中与待写入文件块的第一文件块弱指纹相匹配的第一日志块弱指纹的日志块弱指纹记录的计数是否为1,若是,执行步骤I1;若否,执行步骤I2;I1、修改待写入文件块的地址映射表,将该待写入文件块的逻辑地址映射到该日志文件块弱指纹记录中日志块号对应的日志块的物理地址中;I2、利用哈希函数为待写入文件块计算第二文件块弱指纹,然后执行步骤J;J、检测步骤I中检测出的日志文件块弱指纹记录中其第二日志块弱指纹与步骤I2计算出的第二文件块弱指纹相匹配的日志块弱指纹记录的计数是否为1,若是,执行步骤J1;若否,执行步骤J2;J1、修改待写入文件块的地址映射表,将该待写入文件块的逻辑地址映射到其第二日志块弱指纹与该待写入文件块的第二文件块弱指纹相匹配的日志文件块弱指纹记录的日志块号对应的日志块的物理地址中;J2、将待写入的文件块写入配置的物理地址对应的闪存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89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