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3023.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万宝伟;黄绍浪;高广荣;董则防;王超新;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B21B1/40;B21B1/46;C22F1/04 |
代理公司: | 32306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21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Fe、Si混合物、Cu、Mn、Mg、Zn、Ti、余量为Al,通过熔炼及铸轧、中间轧制及均匀化退火、箔轧和修边、裁切及涂覆步骤制得,通过调整Fe、Si的重量比,以及Fe、Si两者的质量比,控制Al‑Fe‑Si相的α相和β相生成,提高合金程度,促进成品可塑性的提高,提升力学性能,降低加工破裂率;同时,为降低铝箔在进行瓶盖加工时的表层氧化腐蚀,进行了耐高温防腐涂层的涂覆,耐烘烤性能出众,有助提升瓶盖成品的表面质量和涂漆质量,为此也对现有辊涂机进行防漏涂的技术改进。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铝箔材料 涂覆 耐高温防腐涂层 均匀化退火 重量百分比 铝箔 轧制 合金组成 烘烤性能 技术改进 力学性能 瓶盖加工 氧化腐蚀 混合物 辊涂机 质量比 重量比 熔炼 可塑性 箔轧 裁切 防漏 涂漆 修边 铸轧 合金 制造 破裂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用专用铝箔材料中的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Fe、Si混合物0.75~1.45%、Cu0.03~0.05%、Mn0.01~0.05%、Mg0.03~0.07%、Zn0.01~0.05%、Ti0.045~0.065%、余量为Al;/n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a:熔炼、铸轧:按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选择特定铝合金铸锭,并将铝合金铸锭加入到大容量蓄热式熔炼炉里,并分别在735~755℃和725~730℃下,进行熔炼和精炼,待精炼完成,得到铝熔体,铝熔体经流槽进入铸轧机前箱,通过铸轧机进行铸轧,铸轧后的铝箔坯料的厚度在6.0±0.4mm;/nb:中间轧制及均匀化退火:将步骤a中所得铝箔坯料通过2道次冷轧,轧制成厚度为3~4mm的铝箔坯料,随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工艺步骤为:将厚度为3~4mm的铝箔坯料放入退火炉中,在480~520℃下,保温24~26小时,随后打开炉门,空冷至常温,进行3道次的中间轧制,冷轧成厚度为0.40~0.50mm的铝箔坯料,随后再次送入退火炉中,240~280℃下,保温22~28小时;/nc: 箔轧:将步骤b中得到的厚度为0.40~0.50mm的铝箔坯料,经1道次冷轧,冷轧成厚度为0.16-0.21mm的铝箔半成品;/nd:拉矫:对步骤c中得到的铝箔半成品,进行拉弯矫直,矫直板型,随后纵剪切边整理后,进行清洗,最后收卷成铝箔卷,送入辊涂机中,进行单面涂覆,涂覆耐高温防腐涂层;/n所述辊涂机为防漏涂辊涂机,所述的防漏涂辊涂机包括送料辊、一级规整辊、二级规整辊、支持辊、涂覆辊和取料辊,所述送料辊、一级规整辊、支持辊、涂覆辊和取料辊为固定式,所述二级规整辊为活动式;送料辊、一级规整辊、二级规整辊、支持辊、涂覆辊和取料辊的半径分别为R1、R2、R3、R4、R5和R6,所述R1>R4>R5>R2=R3≥R6;/n所述取料辊固定设置于料槽上方,其下端面浸于料槽的涂料内,所述涂覆辊位于取料辊的左侧上方,其轴心与取料辊轴心的连线为I1,所述I1>R5+R6,且≤R5+R6+1mm,所述支持辊位于涂覆辊的右侧上方,其轴心与涂覆辊轴心的连线为I2,所述I2>R4+R5,且≤R4+R5+2mm,所述一级规整辊位于支持辊的上方,所述送料辊位于一级规整辊的右侧;/n所述二级规整辊位于支持辊的左侧上方、一级规整辊的左侧下方,二级规整辊上连接有水平伸缩的运动气缸,所述运动气缸固定设置于立柱的托台上;/n所述二级规整辊与一级规整辊之间的切线为I3,二级规整辊与支持辊之间的切线为I4,所述切线I3与水平方向所呈的夹角为α,所述α为60°~85°,所述切线I4与水平方向所呈的夹角为β,所述β为60°~85°,所述托台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的三角支撑架。/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30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