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跟踪双电机消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4315.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发;田景兵;张振江;马吉文;李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P5/50 | 分类号: | H02P5/50;H01Q3/04;H01Q3/08 |
代理公司: | 13124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跟踪双电机消隙系统,属于天线跟踪系统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天线负载齿轮、左电机、右电机和主控制计算机单元,左电机和右电机分别通过左传动链齿轮和右传动链齿轮与天线负载齿轮传动连接,左电机通过左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右电机通过右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左电机和右电机还连接有电流/转矩采样模块,左电机驱动器、右电机驱动器和电流/转矩采样模块均与主控制计算机单元连接。该系统具有易于实现、便于推广、消隙效果优越、控制精度高等特点,能够大幅提高电机传动链的控制精度与机械谐振频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跟踪 电机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天线跟踪双电机消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带动天线转动的天线负载齿轮、左电机、右电机和主控制计算机单元,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分别通过左传动链齿轮和右传动链齿轮与天线负载齿轮传动连接,左电机通过左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右电机通过右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左电机和右电机还连接有电流采样模块,所述左电机驱动器、右电机驱动器和电流采样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计算机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计算机单元用于执行如下程序:/nS1.在天线跟踪的过程中实时采集两个电机驱动器的反馈量i1back和i2back;/nS2.由两个电机驱动器的反馈量i1back和i2back得到电流给定值iref和偏置电流反馈值Aback(x):/n /n /nS3.将电流给定值iref作为自变量输入电流偏置函数,得到偏置电流给定值Aref(x),所述电流偏置函数为:/n /n式中,a为天线负载轴静止状态时的电机偏置电流,g0、g1为偏置函数调节参数,g0的取值大于或等于天线负载轴最大静摩擦转矩对应的电机电流,g1的取值为g0的1.8~2倍;/nS4.根据偏置电流给定值Aref(x)和偏置电流反馈值Aback(x)得到误差信号e:/ne=Aref(x)-Aback(x);/nS5.将误差信号e通过反馈校正传递函数Gpz(s)得到反馈控制量V1(x):/n /nV1(x)=e·Gpz(s);/n式中,Gpz(s)为所设计偏置环路的反馈校正传递函数,s为传递函数的拉普拉斯算子,K1、Tb、Ta为所设计的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参数,其中,K1用于调节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增益,Tb用于调节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零点配置,Ta用于调节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极点配置;/n然后将反馈控制量V1(x)以加法形式输入到左电机驱动器的速度给定端口,同时将反馈控制量V1(x)以减法形式输入到右电机驱动器的速度给定端口;/nS6.将偏置电流给定值Aref(x)通过前馈校正传递函数GM(s)获得前馈控制量V2(x):/n /nV2(x)=Aref(x)·GM(s);/n式中,GM(s)为所设计偏置环路的前馈校正传递函数,s为传递函数的拉普拉斯算子,K2、Tc为所设计的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参数,其中,K2用于调节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增益,Tc用于调节前馈校正传递函数的极点配置;/n然后将前馈控制量V2(x)以加法形式输入到左电机驱动器的速度给定端口,同时将该前馈控制量V2(x)以减法形式输入到右电机驱动器的速度给定端口;/nS7.将同一速度给定值Vref分别下发到左电机驱动器和右电机驱动器的速度给定端口,并根据反馈控制量V1(x)和前馈控制量V2(x)对速度给定值Vref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左电机驱动器的速度输入V1in和右电机驱动器的速度输入V2in:/nV1in=V1ref+V1(x)+V2(x),/nV2in=V2ref-V1(x)-V2(x),/n其中,Vref=V1ref=V2ref。/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943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