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874.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宁;潘岳;李世超;欧阳明高;卢艳华;何向明;卢兰光;王莉;郑思奇;陈天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42 | 分类号: | G01R31/3842;G01R31/389;G01R31/367;G01R31/52;B60L58/12 |
代理公司: | 11606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能够根据实时获取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判断在无负载工况下和车载变电流工况下的电池内短路的情况。所述方法获取车载变电流工况下电池组的第二状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状态参数进行参数辨识。针对所述参数辨识的结果基于“平均+差异”模型进一步判断电动车车载变电流工况下电池组是否发生内短路。该方法适用于车载无电流工况和车载变电流工况,突破了当前技术难点,又实际可行,为动力电池车载全工况条件下的内短路故障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案。该方法能够及时稳定的获得电池内短路检测效果。该方法至少可以提前30分钟将可能造成严重热失控的内短路故障检测出来。 | ||
搜索关键词: | 内短路 变电流 电池组 状态参数 电池 参数辨识 故障检测 检测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动力电池 技术难点 实时获取 电动车 全工况 热失控 无负载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在电动车开机上电状态时,获取电池组的第一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参数判断电池组是否发生无负载工况下的内短路;通过检测器检测电动车的所述第一状态参数;/n所述步骤S10包括:/nS110,读取电动车停机前电池组的状态参数;/nS120,获取电动车开机上电后电池组的状态参数,电动车开机上电后的状态为无负载和无电流充放电的状态;以及/nS130,比较所述电动车停机前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和所述电动车开机上电后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如果所述电动车停机前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和所述电动车开机上电后电池组的状态参数不同,且符合内短路的时间累积特征,则判定电池组发生无负载工况下的内短路;/nS20,如果电池组没有发生无负载工况下的内短路,则在电动车加负载状态时,获取电池组的第二状态参数,并对所述第二状态参数进行参数辨识,针对所述参数辨识的结果基于“平均+差异”模型进一步判断电动车车载变电流工况下电池组是否发生内短路;/n所述步骤S20包括:/nS210,实时获取电池的温度,电池的电流和电池的端电压;/nS220,将所述电池的温度和所述电池的电流代入电池产热模型,进行基于温度的参数辨识,得到电池组平均等效产热内阻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787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