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铝合金零件密封槽底微缺陷的加工方法及切削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64684.3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云;刘锋;赵忠勇;韦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P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避免铝合金零件密封槽底微缺陷的加工方法及切削刀具,该方法是通过利用金属挤压塑性变形结合铝合金的切削特性,采用切削和光整微挤压作用交互进行的方式来对密封圈槽底加工,避免密封槽底微缺陷的出现,达到密封槽的加工要求;该方法所用的切削刀具,包括正前角切削刃和小负前角切削刃,所述正前角切削刃和小负前角切削刃间隔排列。本发明在铝合金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较高,可避免密封槽底出现微缺陷,满足机械制造要求,降低了因微缺陷出现导致的壳体在加工后期报废的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铝合金 零件 密封 槽底微 缺陷 加工 方法 切削 刀具 | ||
【主权项】:
                1.避免铝合金零件密封槽底微缺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金属挤压塑性变形结合铝合金的切削特性,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步来对密封槽进行加工,所述粗加工用于去除密封槽大部分余量,给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提供加工基础;所述半精加工,是通过采用相比粗加工高的刀具转速和相比粗加工低的进给量对密封圈进行加工,用于提升密封圈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所述精加工,是通过具有正前角切削刃和小负前角切削刃两种刀刃的切削挤压刀具,切削挤压刀具正前角切削刃用于切削加工,小负前角切削刃用于光整微挤压加工;通过切削和光整微挤压作用交互进行对密封圈槽底加工,保证密封槽底表面粗糙度,并消除密封槽底的铸造微缺陷,达到密封槽的加工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468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管螺母、连接管组件及空调
 - 下一篇:锂电池原料循环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