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基钛酸钡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741.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华;王贵葱;杨芳儿;唐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5/06;C22C32/00;C04B35/468;C04B35/624;H01B1/16;B22F9/04;B22F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银基钛酸钡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钡纳米粉体;(2)将银粉和钛酸钡粉体经球磨工艺混合得到Ag/BaTiO3复合粉体;(3)将Ag/BaTiO3复合粉体经冷压+热压工艺,制得Ag/BaTiO3复合材料。本发明中,Ag/BaTiO3复合粉体的合成过程是在球磨过程中,将BaTiO3逐渐加入到Ag粉中,相比传统的混粉工艺,有效降低了机械混粉过程中增强相团聚问题,得到的复合粉体更均匀。相比于Ag/SnO2而言,制成的Ag/BaTiO3复合材料有着更低的电阻率。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粉体 制备 复合电接触材料 复合材料 钛酸钡 混粉 银基 钛酸钡纳米粉体 溶胶凝胶法制 电接触材料 钛酸钡粉体 合成过程 球磨工艺 球磨过程 热压工艺 传统的 电阻率 增强相 冷压 银粉 团聚 | ||
【主权项】:
1.一种银基钛酸钡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物质的量比CH3 COOH:Ba(Ac)2 =20~28:1、CH3 CH2 OH:Ti(OC4 H9 )4 =5~7:1,分别配制成醋酸钡浓度为0.1~1.0mol/L的醋酸-醋酸钡水溶液、钛酸丁酯浓度为0.1~1.0mol/L的乙醇-钛酸丁酯水溶液;(2)室温下,在持续搅拌下,向步骤(1)配制好的醋酸-醋酸钡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配制好的所述乙醇-钛酸丁酯水溶液,进行充分搅拌制成钛-钡混合液A,所述醋酸-醋酸钡水溶液的醋酸-醋酸钡量以Ba计,所述乙醇-钛酸丁酯水溶液中的乙醇-钛酸丁酯量以Ti计,Ba:Ti物质的量比为1:1;向所述钛-钡混合液A加入醋酸调节至pH=4~7,随后加入分散剂A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液B,所述的分散剂A的物质的量为以醋酸-醋酸钡水溶液的醋酸-醋酸钡以Ba计的物质的量的1~5%;将混合液B陈化12~36h后形成湿凝胶,将湿凝胶经80~100℃下6~10h烘干;将烘干后的产物研磨成粉并放置于马弗炉中,在700~1000℃下煅烧1~5h,即得BaTiO3 粉体;(3)将步骤(2)中制备的BaTiO3 粉体放入漏斗中,在球磨罐中加入分散剂B和球磨介质并密封,所述球磨罐的密封盖预留有恰好供所述漏斗的漏嘴穿过的小孔,将所述漏斗的漏嘴穿过该小孔并使漏斗位于球磨罐内液面之上,将所述漏斗位于球磨罐上方的部分固定,在400-800r/min转速下使BaTiO3 逐渐添加到Ag粉中,球磨3~10h,即得银基复合粉体A;所述BaTiO3 粉体与Ag粉之间的质量比为12:88;(4)将球磨后得到的银基复合粉体A置于干燥箱中烘干并进行筛分得到复合粉体B;(5)将复合粉体B置于冷压成型模具中,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得到素坯A;(6)将素坯A放置于马弗炉中,在800~920℃条件下烧结5~9h,得到素坯B;(7)将得到的素坯B放置于热压成型模具中,热压成型得到素坯C;(8)将素坯C放置于马弗炉中,在650~750℃条件下烧结3~6h,获得银基电接触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17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