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激光和微波低可探测性兼容的亚波长结构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27722.8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蒲明博;李雄;马晓亮;申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H01Q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红外、激光和微波低可探测性兼容的亚波长结构材料,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介质层I、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I、介质层II、电阻膜、介质层III。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均为亚波长贴片型阵列,所用金属具有低红外发射率的特性。本发明利用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上的两种不同尺寸的贴片产生的相位差来调控相位,进而控制入射电磁波的后向散射来实现对激光与红外兼容的低可探测性,而底部三层实现对微波的吸收。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吸波覆层材料仅工作在单一波段的局限,实现了对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兼容,并且材料结构简单、轻便。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激光 微波 探测 兼容 波长 结构 材料 | ||
【主权项】:
1.一种红外、激光和微波低可探测性兼容的亚波长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身材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介质层I、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I、介质层II、电阻膜层和介质层III;所述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均为亚波长贴片型阵列,所用金属具有低红外发射率的特性,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介质层I和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I主要用来实现对激光与红外的低可探测性,介质层II、电阻膜层、介质层III和金属反射平板主要用来实现对微波的吸收;所述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的厚度t1为0.05μm~0.1μm,所述介质层I的厚度t2为1μm~2μm,所述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I的厚度t3为0.08μm~0.15μm,所述介质层II的厚度t4为1.6mm~3mm,所述电阻膜层的厚度t5为0.01mm~0.03mm,所述介质层III的厚度t6为1.2mm~2.8mm;具有贴片型阵列的所述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的周期单元尺寸p为2.6μm~4.8μm,其周期单元p的比例系数x1为0.5~0.8,x2为0.1~0.4;具有贴片型阵列的所述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II的周期单元尺寸q为2.6μm~4.8μm,其周期单元q的比例系数y为0.9~0.98;所述低红外发射率的金属为金、银、铝、铜或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277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