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3984.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幼亮;梁启慧;朱浩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包括:建立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的三维空间分析模型;选取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和斜撑的最小截面面积,计算抗震支吊架的最大加速度反应;计算建筑结构的楼面反应谱,并根据最大加速度反应对楼面反应谱进行修正,得到修正楼面反应谱;根据修正楼面反应谱建立抗震支吊架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支吊架间距、斜撑截面面积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确定抗震支吊架间距和斜撑截面面积的优化设计值。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建立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与支吊架间距、截面面积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实现抗震支吊架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大幅提高优化设计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抗震 吊架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1、将拟安装抗震支吊架的建筑结构,建立建筑结构‑抗震支吊架的三维空间分析模型;步骤2、选取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和斜撑的最小截面面积,采用振型叠加时程分析法计算抗震支吊架的最大加速度反应a1;步骤3、采用振型叠加时程分析法计算建筑结构的楼面反应谱,并根据步骤2的抗震支吊架的最大加速度反应a1对楼面反应谱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计算的修正楼面反应谱;步骤4、根据修正楼面反应谱建立抗震支吊架的最大加速度反应a与支吊架间距、斜撑截面面积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步骤5、以抗震支吊架斜撑的用钢量最少为目标函数、以斜撑承载力为约束条件确定抗震支吊架间距和斜撑截面面积的优化设计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0398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