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应用行为的Android应用恶意性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6153.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俞研;黄兴远;苏铓;黄婵颖;付安民;王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N3/04;G06N3/08;G06F8/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用行为的Android应用恶意性检测方法。针对Android系统的特性,考虑Android中组件生命周期、异步调用函数、组件间调用关系等方面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确保了分析的完整性,从而能获取到Android应用完整的控制流图和函数调用图。然后通过定义安全敏感函数,结合逆向分析与程序切片分析技术,得到可靠的安全敏感行为路径信息。最后,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模型之一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提取到的行为路径进行训练分类,训练后的模型可以对未知的Android应用进行恶意性检测。本发明能有效的提取Android应用中可能与恶意行为有关的所有行为路径,并将行为路径中的关键信息保存下来用于后续分析,由于行为路径能够精确刻画应用的特定具体行为,因而基于行为路径的分析模型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应用 行为 android 恶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应用行为的Android应用恶意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检测的Android应用进行反编译,获取该应用的字节码文件,并对字节码文件进行分析,构建方法内控制流图CFG与组件内调用图CG;2)分析Manifest配置文件,获取该文件内定义的组件信息,分析Android应用代码,寻找与组件间函数调用相关的代码片段,生成组件间调用关系;3)分析Android应用代码,针对异步事件处理机制相关函数调用进行分析,生成异步事件调用关系;4)将组件间调用关系与异步事件处理调用关系添加到CG中,并将添加了这两种调用关系的CG定义为Android应用扩展调用图AECG;5)使用安全敏感函数调用,利用逆向技术从AECG中寻找所有可以执行到该函数调用的执行路径,得到Android应用的安全敏感行为路径集合,对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进行切片分析,获取安全敏感行为路径的指令序列;6)对安全敏感行为路径的指令序列进行解析,抽取指令操作码以及与方法参数、返回值类型相关的关键操作数,然后将其转换为文本序列;7)将已知的Android应用善恶意性质作为标签,利用文本序列及标签对设计好的自定义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构建基于行为的Android应用恶意性检测深度神经网络分类模型;8)将未知善恶意的Android应用进行步骤1)至步骤6)的操作后得到的文本序列输入到步骤7)构建好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中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61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