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隧道防爆降噪智能风机及其使用的防爆降噪滤材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5678.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齐好奎;杨光;耿维帅;耿海强;刘晓明;郎伟;杨国林;王永霞;刘帅;迟凯;武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2;F04D29/38;F04D29/66;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防爆降噪智能风机及其使用的防爆降噪滤材的生产工艺,它能够将风机过滤材料中携带的静电迅速导出,消除滤材携带静电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能够有效降低空气通过滤材产生的噪音,有效降低隧道中的环境噪音。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 防爆 滤材 电缆隧道 智能风机 静电 生产工艺 安全隐患 过滤材料 环境噪音 空气通过 携带 风机 导出 噪音 隧道 | ||
【主权项】:
1.电缆隧道防爆降噪智能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滤材框架(101),滤材框架(101)一侧安装轴流风扇(102),滤材框架(101)靠近轴流风扇(102)的一侧内边沿周圈均设置折边(103),滤材框架(101)内安装防爆降噪滤材(105),滤材框架(101)周圈的折边(103)能够覆盖防爆降噪滤材(105)靠近轴流风扇(102)一侧的四个边沿,所述防爆降噪滤材(105)包括第一混合纤维层(1)和第二混合纤维层(2),第一混合纤维层(1)和第二混合纤维层(2)之间设置第一基布层(5)和第二基布层(6),第一基布层(5)和第二基布层(6)之间设置木屑与不锈钢纤维混合形成的降噪层(7),第一基布层(5)、第二基布层(6)和降噪层(7)的形状为梯形波状,第一基布层(5)的波谷与第一混合纤维层(1)接触,第二基布层(6)的波峰与第二混合纤维层(2)接触,第一基布层(5)与第一混合纤维层(1)之间形成的各梯形空间内均设置第一梯形絮片(3),第二基布层(6)与第二混合纤维层(2)之间形成的各梯形空间内均设置第二梯形絮片(4),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层(1)、第二混合纤维层(2)、第一基布层(5)、第二基布层(6)、第一梯形絮片(3)、第二梯形絮片(4)和降噪层(7)之间通过针刺工艺实现连接,所述第一混合纤维层(1)、第二混合纤维层(2)、第一梯形絮片(3)和第二梯形絮片(4)的原料均是由PPS纤维和不锈钢纤维混合组成的混合纤维原料,所述第一基布层(5)和第二基布层(6)均是由混合编织线纵横交错而成,所述混合编织线是由两股PPS纤维纱线(11)和一股不锈钢纤维纱线(12)编织而成,所述第一梯形絮片(3)和第二梯形絮片(4)内沿长度方向设置钢柱(8),钢柱(8)两端均从各第一梯形絮片(3)或第二梯形絮片(4)端部穿出,钢柱(8)两端均开设定位孔(106),滤材框架(101)的四个边框中位置相对的两个边框的折边(103)上设置多个螺柱(104),两个折边(103)上的螺柱(104)位置分别与各钢柱(8)两端的定位孔(106)位置一一对应,各螺柱(104)均从相应的定位孔(106)穿过,防爆降噪滤材(105)远离轴流风扇(102)的一侧设置两个压板(107),各压板(107)分别位于防爆降噪滤材(105)两端,各压板(107)上均开设多个通孔(108),各通孔(108)的位置与相邻折边(103)上的螺柱(104)位置一一对应,各螺柱(104)均从相应的通孔(108)中穿过,各螺柱(104)端部均安装螺母(10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56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扇叶换气扇
- 下一篇:排风扇、排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