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2.5D编织结构的双频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761.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崔岳;张哲;洪涛;龚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710071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2.5D编织结构的双频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旨在旨在提高双频段频率选择表面的小型化效果,包括M×N个无源谐振单元,每个无源谐振单元由介质板、印制在介质板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贴片、印制在介质板下表面的第二金属贴片和金属化过孔组成;第一金属贴片由一个正六边形贴片和六个旋转对称第一条带群组成,第二金属贴片由六个旋转对称的第二条带群组成,第二条带群中各条带位于第一条带群中各条带在下表面对应位置的空隙处;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中各条带间通过贯穿介质板的金属化过孔连接,形成2.5D的编织结构。本发明减小了双频段频率选择表面无源谐振单元的等效电尺寸,可用于通讯与雷达方面。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贴片 频率选择表面 介质板 双频段 条带 编织结构 谐振单元 无源 金属化过孔 旋转对称 表面对应位置 印制 正六边形 等效电 金属贴 空隙处 上表面 下表面 减小 可用 贴片 雷达 贯穿 通讯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2.5D编织结构的双频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M×N个周期排列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M≥5,N≥5,所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包括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的介质板(1)、印制在介质板(1)上表面的第一金属贴片(2)和下表面的第二金属贴片(3),以及金属化过孔(4),其中:/n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由正六边形贴片(21)和六个第一条带群(22)组成;/n所述第二金属贴片(3)由六个第二条带群(31)组成,每个第二条带群(31)由第一组短条带(311)、第二组短条带(312)和第三组短条带(313)组成,所述三组短条带各由两个短条带组成;/n所述正六边形贴片(21)位于介质板(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该正六边形贴片(21)的每条边上各连接一个第一条带群(22),每个第一条带群(22)由与正六边形贴片(21)的一条边连接的第一弯折条带(221),以及第一短条带(224)、第二弯折条带(222)、第二短条带(225)、第三弯折条带(223)、第三短条带(226)和第四短条带(227)依次排布而成,形成非连续的螺旋折线结构;/n所述第一组短条带(311)中的两个短条带各位于第一弯折条带(221)、第一短条带(224)和第二弯折条带(222)在介质板(1)下表面形成的对应空隙位置;所述第二组短条带(312)中的两个短条带各位于第二弯折条带(222)、第二短条带(225)和第三弯折条带(223)在介质板(1)下表面形成的对应空隙位置;所述第三组短条带(313)中的两个短条带各位于第三弯折条带(223)、第三短条带(226)和第四短条带(227)在介质板(1)下表面形成的对应空隙位置;/n所述第一金属贴片(2)上各条带的端点与其对应的第二金属贴片(3)上各条带的端点通过贯穿介质板(1)的金属化过孔(4)连接,形成2.5D编织结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37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