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电原理的层阻塞变刚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1561.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华;洪军;王韬;李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原理的层阻塞变刚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柔性电极,以及结构相同的正极材料层和负极材料层,柔性电极分别嵌入在正极材料层和负极材料层中,且正极材料层和负极材料层的表面紧密接触,在施加直流电压时,正极材料层和负极材料层之间能够通过静电力产生摩擦,抵抗相对运动。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颗粒阻塞变刚度方法,不再需要大数目的颗粒和笨重的气动装置,并且在变刚度性能上优势明显,电气控制系统易于集成,相较于目前传统的颗粒阻塞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为软体机器人的变刚度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电 原理 阻塞 刚度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静电原理的层阻塞变刚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柔性电极(3),以及结构相同的正极材料层(2)和负极材料层(1),柔性电极(3)分别嵌入在正极材料层(2)和负极材料层(1)中,且正极材料层(2)和负极材料层(1)的表面紧密接触,在施加直流电压时,正极材料层(2)和负极材料层(1)之间能够通过静电力产生摩擦,抵抗相对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615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