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翅片套管开发热干岩地热能的S‑CO2发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053.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丰;梁志远;赵钦新;王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4/00 | 分类号: | F03G4/00;F24T10/1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翅片套管开发热干岩地热能的S‑CO2发电系统及方法,翅片套管为同轴套管,由外层下降管段、外层强化换热管段、内回流管、S‑CO2气轮机、发电机、压缩机等组成。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利用S‑CO2在翅片套管内的闭路循环,将地热能从热干岩层传递至气轮机;翅片套管和气轮机均采用S‑CO2作为循环工质,消除了换热器端差;热干岩段外加翅片,增大传热面积,提高单井出力。S‑CO2从取热套管外层流至取热井底部汇集到内层,在下降过程吸收干热岩中的地热能不断升温,再从内层回流至地面,通过S‑CO2气轮机和发电机将地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S‑CO2经过工质检测单元检测和压缩机加压后开始新的循环,实现了热干岩地热能的可持续开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套管 开发 热干岩 地热能 co2 发电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翅片套管开发热干岩地热能的S‑CO2发电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套管,为同轴套管,分为内外两层即外层管和内回流管,外层管提供S‑CO2流至井底吸收地热能的通道,外层管分为外层下降管段和外层强化换热管段;外层下降管段,提供循环工质从井口到热干岩层的流动通道;外层强化换热管段,位于热干岩层,外表面有沿圆周和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强化换热翅片,可显著提升翅片套管的换热面积,工质主要在外层强化换热管段吸热升温;内回流管,提供循环工质从井底到井口的流动通道;气轮机,位于井口处,与内回流管出口相连接,将S‑CO2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工质检测单元,位于气轮机出口,检测CO2中的杂质含量,适时投入阻垢剂或防腐剂并更换部分变质CO2;回热器,位于工质检测单元之后,预热压缩机出口的S‑CO2流体;冷凝器,位于回热器之后,将CO2充分降温,以减少压缩功;压缩机,位于冷凝器之后,将CO2压缩至超临界态,并提供循环动力,控制CO2的流量和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500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叶片防冰除冰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触针式连接头以及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