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S证据理论的OPLC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7374.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熊宇昂;葛维春;李国庆;郭昆亚;王振浩;罗恒恒;周桂平;邓伟;孔祥余;王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OPLC故障定位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电缆和光缆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故障时,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置信度的融合,融合后的置信度取得峰值处为最可能故障位置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OPLC故障定位方法。本发明利用电缆和光缆进行故障定位获取定位结果,利用电缆检测与光缆检测测量OPLC故障位置,得到其各自的真实值分布,根据DS证据理论,进行置信度数据融合,得到故障位置区间。本发明DS证据理论融合方法可以在电缆和光缆在同一位置同时发生故障时,单独检测电缆或光缆不能准确判断故障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因为定位误差导致的电缆和光缆定位结果不一致,给检测人员带来的难以决策的问题,有效提高这种情况下OPLC故障定位的精度。并可以大大降低判断的不确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s 证据 理论 oplc 故障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OPLC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分别利用电缆和光缆进行故障定位,获取定位结果,判断定位结果差是否小于某一阈值d,如满足,则利用本方法提高定位精度;步骤101:取数根OPLC样品,分别在不同位置设置故障,使用同型号的OPLC检测装置,对OPLC中电缆与光缆分别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样本数据,得到各自的测量值概率密度分布;步骤102:将所测得的数据减去已知故障位置,得到各自的测量误差分布fd(x,y)=Zd+wd(x,y) (1)wd(x,y)=fd(x,y)‑Zd (2)其中,fd(x,y)为电缆测量故障位置测量值分布,zd(x,y)为电缆测量故障位置真实值分布,wd(x,y)为电缆测量误差分布,Zd为电缆测量故障位置真实值;fg(x,y)=Zg+wg(x,y) (3)wg(x,y)=fg(x,y)‑Zg (4)其中,fg(x,y)为光缆测量故障位置测量值分布,zg(x,y)为光缆测量故障位置真实值分布,wg(x,y)为光缆测量误差分布,Zg为光缆测量故障位置真实值;步骤2根据电缆和光缆的定位结果,以及统计分析获得的电缆和光缆的故障位置真实值分布,分别计算故障区间置信度;将电缆或光缆故障位于线路l内可能的故障区间划分为w个小段,以每个小段的中点xi(i=1,2,…,w)代表该小段;记Gi为测量值m对小段xi的置信度,即假设故障位于小段xi时,i点测量值yi等于真实值ri的概率,如式(5)所示:Gi=P(ri=yi|xi) (5)分别计算处ri落在m的某一邻域(B‑,B+)中的概率Pm和ri落在yi等宽邻域中的概率Pyi,再以Pyi与Pm的比值作为xi的置信度;在取相同邻域的情况下,可用概率密度函数f(ri)在yi和m处取值的比值来近似计算:Gi=P(ri=yi|xi)=f(yi)f(mi)---(6)]]>步骤201利用电缆检测与光缆检测测量OPLC故障位置,为别为Xd和Xg,叠加上误差分布,得到其各自的真实值分布zd(x,y)、zg(x,y)zd(x,y)=Fd‑wd(x,y) (7)zg(x,y)=Fg‑wg(x,y) (8)其中,Fd为电缆测量故障位置测量值,Fg为光缆测量故障位置测量值;根据两个分布波形的位置特点,每隔1m取一个区间,两组数据取相同区间,利用公式(6),按区间逐一求取置信度;取每个区间中点为该区间代号,xi(i=1,2,…,w);步骤3根据DS证据理论,进行置信度数据融合,得到故障位置区间设U为一些互斥且穷举的元素组成的命题的集合,称为识别框架,表示空的命题A的集合,若有函数m:2U→[0,1](2U为U的幂集)满足:ΣA⊆Um(A)=0---(10)]]>则称m为识别框架U上的基本可信度分配,m(A)称为A的基本可信数,对多个证据源进行融合的公式为:其中,当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不同周期的测量数据送入信息融合中心的时候,可进行普通的时域融合或空域融合,也可以进时‑空域信息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8737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