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选择性填充纳米粒子至碳纳米管管腔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0179.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翔;石超;刘畅;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复合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场力驱动的快速选择性填充纳米粒子至碳纳米管中空管腔内的方法。将沉积有薄层碳的阳极氧化铝片组装至电解槽装置上,在电解池注入需填充元素的电解质溶液并插入电极,于两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使电解液迅速填充至碳层包覆的阳极氧化铝纳米孔道内,取出阳极氧化铝片、热处理、最后去除阳极氧化铝片模板,即获得纳米粒子填充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纳米粒子选择性填充于两端开口的碳纳米管管腔内、分布均匀。该方法填充过程快速,只需0.5秒至5分钟时间;填充量精确可控,含量最高可填满碳纳米管管腔。有效解决目前在碳纳米管内填充纳米粒子的工艺复杂、耗时长、大量填充困难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选择性 填充 纳米 粒子 管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快速选择性填充纳米粒子至碳纳米管管腔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沉积有薄层碳的阳极氧化铝片组装至电解槽装置上,电解槽装置的电解槽主体通过组合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电解池,在每个电解池内分别插入电极,在电解池注入需填充元素的电解质溶液,于两电极间施加1~50V直流电压,填充纳米粒子0.5秒至5分钟,取下阳极氧化铝片并进行热处理后,去除阳极氧化铝片,获得纳米粒子填充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其中,阳极氧化铝片具有孔径为20~100nm的贯通纳米孔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017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