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1325.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楠;赵昆;魏子睿;李强;徐煜敏;刘鹏;杨东冀;王炤光;孙博;安天瑜;齐洋洋;张浩;李森;李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然后确定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最后确定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本发明供电区域等效为多组新能源机组,得到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模型,简化了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计算过程且降低了计算量;本发明采用内点法求解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模型得到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中,在进行潮流迭代计算时,不同控制方式下设置各节点电压和功率等初始值范围比较广,更容易得到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使得得到的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更加接近实际的新能源输送极限,提高了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联系 最大 输电 能力 确定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联系统包括供电区域和受电区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根据预先构建的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模型确定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根据预先构建的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模型确定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根据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极限和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极限确定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所述受电区域新能源消纳模型和供电区域新能源输送模型根据供电区域与受电区域之间联络线上的传输功率构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0132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