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质超大断面隧道钢架岩墙组合竖撑分部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9504.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余诚;张振;陈文尹;金飞;姚大闯;李保文;杜江山;冯翼蒙;赵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8;E21D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2300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质超大断面隧道钢架岩墙组合竖撑分部开挖方法,具体为:设定隧道的开挖断面为:左上导洞为第一开挖部,右上导洞为第二开挖部,左上导洞和右上导洞组成上开挖部;左下导洞为第三开挖部,右下导洞为第四开挖部,岩墙为第五开挖部,左下导洞、右下导洞和岩墙组成下开挖部;还包括第一支护部、第二支护部、第三支护部、第四支护部和第五支护部;对各开挖部依次开挖,并对相应支护部进行初期支护;在整个开挖过程中,保持第二开挖部滞后于第一开挖部,第三开挖部滞后于第二开挖部,第四开挖部滞后于第三开挖部。本发明在超大断面隧道情况下便于大型机械施作,开挖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断面 隧道 钢架 组合 分部 开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岩质超大断面隧道钢架岩墙组合竖撑分部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隧道的开挖断面为:左上导洞为第一开挖部,右上导洞为第二开挖部,所述左上导洞和右上导洞组成上开挖部;左下导洞为第三开挖部,右下导洞为第四开挖部,岩墙为第五开挖部,所述左下导洞、右下导洞和岩墙组成下开挖部;还包括第一支护部、第二支护部、第三支护部、第四支护部和第五支护部,其中,第一支护部为第一开挖部所对应的左侧拱部初期支护及竖向支撑,第二支护部为第二开挖部的右侧拱部初期支护,第三支护部为第三开挖部所对应的左侧边墙初期支护,第四支护部为第四开挖部所对应的右侧边墙初期支护,第五支护部为第五开挖部对应的下部仰拱部位初期支护;步骤2:对第一开挖部进行开挖,主洞边墙及临时中隔壁初喷,再对第一支护部进行支护,包括左侧拱部初期支护及竖向支撑,左侧拱部初期支护采用
中空注浆锚杆、Φ8钢筋网片、I20b型钢拱架;竖向支撑采用
小导管、Φ8钢筋网片、I18临时型钢拱架;步骤3:对第二开挖部进行开挖,再对第二支护部进行初期支护;步骤4:对第三开挖部进行开挖,再对第三开挖部作边墙的初期支护落底;步骤5:对第四开挖部进行开挖,再对第四开挖部作右侧边墙的初期支护落底;此时,第一支护部的竖向支撑和第五开挖部组合一个整体竖向支撑,减小隧道的跨径;步骤6:对第五开挖部进行开挖,再开挖临时中隔壁,作第三支护部和第四支护部的初期支护,最后作防水层和第五支护部的二次衬砌;在整个开挖过程中,保持第二开挖部滞后于第一开挖部,第三开挖部滞后于第二开挖部,第四开挖部滞后于第三开挖部;根据围岩情况,在隧道开挖前还包括超前支护;超前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支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595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