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化钴/铌酸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52930.1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0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诗景;王振娇;陈维航;魏再兰;祝淑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C01B32/4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OH)2/SnNb2O6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的体系探索,属于材料制备及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所述的氢氧化钴负载铌酸锡复合材料是以铌酸锡作为载体,以硝酸钴和氢氧化钠作为反应物,通过络合配位‑静电吸附‑自组装策略在单层的铌酸锡表面一步法原位生成氢氧化钴后自组装为寡层的Co(OH)2/SnNb2O6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同时,本发明公开出一种基于该催化复合材料进行高效光催化还原CO2的体系,以Co(OH)2/SnNb2O6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引入特定的反应介质的加入,获得可高效还原CO2为CO的光催化反应体系。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铌酸 氢氧化钴 光催化还原 自组装 制备方法和应用 催化复合材料 光催化反应 材料制备 光催化剂 静电吸附 络合配位 氢氧化钠 体系探索 原位生成 制备过程 反应物 锡表面 硝酸钴 一步法 单层 寡层 二氧化碳 制备 还原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氢氧化钴/铌酸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络合配位‑静电吸附‑自组装策略,以硝酸钴作为前驱体,在碱性条件下,原位生成氢氧化钴修饰于寡层铌酸锡纳米片复合材料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铌酸锡的制备:称取摩尔比为1:1的铌酸和氯化锡混合样品3g,加入到70 mL去离子水,在150‑220 oC条件下水热反应48 h,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层状铌酸锡;所得到的层状铌酸锡样品取2 g在100 mL水和1 g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超声6 h后,4000 rmp/min下离心去除未剥离的层状铌酸锡后得到单片层铌酸锡分散均匀的悬浊液;2)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含1 g单片层铌酸锡的悬浊液置于烧杯中,先加入0‑0.5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0.5 g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200‑500 µL的硝酸钴溶液,密封搅拌1 h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次密封搅拌,将该溶液转移至100 mL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200 oC的条件下反应5‑12 h,待其自然冷却后将样品取出,离心洗涤后充分干燥,即可获得原位生成氢氧化钴修饰于寡层铌酸锡纳米片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5293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烟环保型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豆腐皮双面花刀切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