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2612.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民;周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爱民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7;A23K10/20;A23K20/142;A23K10/30;A23K10/26;A23K10/16;A23K10/14;A23K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2232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通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本发明的良品率高,可以很好的保证原料的活性,所得的水产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防病保健的功能,且可以能促进水产品的生长,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饲料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分称取: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S2、将称取的乌梅去核后与称取的一点红、银杏叶、蓖麻叶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加入6倍体积的90%甲醇或乙醇溶液,处理1~3分钟,固液分离后,回收甲醇或乙醇溶液,浓缩,使得提取物呈稠膏状,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萃取3次,回收溶剂后,得萃取液;S3、将称取的芝麻粕、豆虫粉、浮萍粉、小球藻、鱼内脏冻干粉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酶解罐内,用称取的复合酶剂进行酶解触蒸,酶解触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压力为6~9Mpa、温度20~25摄氏度、时间5~6h,第二阶段保持压力为9~11Mpa、温度25~35摄氏度、时间10~12h,第三阶段保持压力为3~5Mpa、温度35~40摄氏度、时间7~8h,得酶解混合物;S4、将酶解混合物与称取的赖氨酸、蛋氨酸、维酶素、离子配位体、益生菌制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包衣造粒机的饲料室中,将称取麦粒糊粉置于离心造粒机滚转锅内,以称取的纳米水性粘合剂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待载药微丸为24目~30目时,开启出料口,取出成品,40℃烘干,用标准筛筛分,收取24目~30目微丸,备用;S5、将称取的贝壳粉加入所得的萃取液中,搅拌均匀,高剪切乳化剂乳化均匀得包衣液,包衣过程持续搅拌;S6、将所得的载药微丸,40℃预热微丸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30~40℃,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爱民,未经周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426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