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径利用的雷达直接三维空间目标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3238.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王梦娜;张林让;刘楠;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46 | 分类号: | G01S13/4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径利用的雷达直接三维空间目标定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多径环境下对雷达点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产生发射信号得到回波数据;2.对回波数据处理得到不同路径的波达时间;3.建立雷达目标几何定位模型;4.将得到的不同路径波达时间带入建立的几何定位模型中,联立将得到相交的平面圆,5.根据点目标的多径信号到达角度,得到由雷达位置Q、点目标位置A和虚拟雷达的位置P组成的∠AQP;6.根据的圆的平面方程与步骤5中的角度,得到目标位置。本发明能有效利用多径信息,所建立的几何定位模型简单,成本低,提高了定位精度,可用于对低空点目标的定位。 | ||
搜索关键词: | 点目标 定位模型 雷达 三维空间目标 波达 多径 多径环境 多径信号 多径信息 发射信号 回波数据 雷达目标 雷达位置 目标位置 平面方程 数据处理 回波 可用 相交 虚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径利用的雷达直接三维空间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获取雷达发射信号st(t)的回波数据sr(t),得到不同路径的波达时间τA、τB、τAB,其中,τA为直达波的波达时间,τB为二阶多径的波达时间,τAB一阶多径的波达时间:(2)建立雷达目标几何定位模型:2a)建立坐标系,在坐标系中定义一部单基地雷达位置Q和点目标位置A:Q=[Rx,Ry,Rz],A=[Ax,Ay,Az];2b)在坐标系中对点目标反射面信息初始化,根据雷达位置关于反射面的对称位置,得到虚拟雷达的位置点P:P=[Dx,Dy,Dz];2c)根据单基地雷达位置Q、点目标位置A、虚拟雷达的位置P和点目标反射面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表达式:
其中,第一个表达式是以Q=[Rx,Ry,Rz]点为球心的球,是直达波信号的几何模型;第二个表达式是以Q=[Rx,Ry,Rz]、P=[Dx,Dy,Dz]点为焦点的旋转椭球体,是一阶多径信号的几何模型,此几何模型是以y轴为旋转轴建立的;第三个表达式是以P=[Dx,Dy,Dz]为球心的球,是二阶多径的几何模型;c为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Tx,Ty,Tz]为要测量的目标位置;(3)将步骤(1)中得到的不同路径波达时间τA、τB、τAB带入步骤(2)中建立的数学模型中,联立将得到由直达波信号的几何模型球体、一阶多径的几何模型旋转椭球体和二阶多径几何模型球体三者相交的平面圆;(4)根据点目标的多径信号到达角度,得到由雷达位置Q、点目标位置A和虚拟雷达的位置P组成的∠AQP;(5)根据步骤(3)中的圆平面方程与步骤(4)中角∠AQP的大小,得到目标位置:5a)根据∠AQP大小,得到一条过雷达点Q且角度为∠AQP大小的射线,由此射线与圆平面方程Tx2+Tz2=R2的交点得到目标的x轴坐标Tx和z坐标Tz;5b)将直达波信号的几何模型球体方程<1>和二阶多径几何模型球体方程<3>进行联立,确定Ty坐标,完成对目标位置的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32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