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裂褶菌发酵体系自产内切酶对裂褶多糖进行降解改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81565.9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必胜;邓娜;周林;刘瑞海;裴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C12P19/0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裂褶菌发酵体系自产内切酶对裂褶多糖进行降解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裂褶菌斜面菌种采用PDA培养基重新接种活化及培育,得发酵种子液;接入发酵种子液,在搅拌速度为100~250rpm,通气速率为0.2~0.7vvm,培养温度为26‑29℃条件下连续培养和发酵,然后进行陶瓷微滤膜分离,滤液中的多糖由酶解改性,改性多糖经分离,得改性多糖;本发明改性多糖的分子量由4000kDa以上降解为1500kDa以下,24小时内在蒸馏水中完全溶解。本发明方法利用菌体自身分泌的酶对多糖进行降解,不仅解决了专一性酶难以获得的问题,而且工艺大大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具有工业化潜力获得可溶性多糖的方法。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裂褶菌 发酵 体系 自产 内切酶 多糖 进行 降解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裂褶菌发酵体系自产内切酶对裂褶多糖进行降解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种子液的制备:将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斜面菌种采用PDA培养基重新接种活化培育,得活化的斜面种子;取经活化的斜面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得发酵种子液;2)裂褶菌深层发酵,裂褶多糖及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积累:接入发酵种子液,在搅拌速度为100~250rpm,通气速率为0.2~0.7vvm,培养温度为26‑29℃条件下连续培养72‑96小时;监测发酵罐中还原糖的残留量,当还原糖的残留量在15‑18g/L时,调节pH至4.6‑5.0,提高温度至29‐32℃,通气速率控制为0.5~1.0vvm,继续发酵24‑48小时,发酵结束;3)陶瓷微滤膜分离:发酵液进入陶瓷微滤膜分离器,将裂褶菌菌丝体与液体培养基分开;4)多糖酶解改性:除去裂褶菌菌丝体的发酵液利用自身体系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在酶解罐中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50℃,调节pH至5.0‐5.5,酶解时间为6‐12小时;酶解结束,升温至70℃以上,保温,灭酶;5)改性多糖的分离:将酶解液过分子量为2‐10万的超滤膜,除去体系的盐及小分子物质;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加入乙醇沉淀,得改性多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815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莫西沙星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花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