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前挡玻璃沙粒冲击磨损和破坏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59027.X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7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臧孟炎;王笛;陈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T17/0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前挡玻璃沙粒冲击磨损和破坏模型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用三维制图软件建立前挡玻璃的三维实体模型;2)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Hypermesh中;采用壳单元模拟钢化层和镀膜层,采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玻璃母材、其他层玻璃和PVB膜并设置相关参数;3)建立前挡玻璃冲击磨损模型,通过计算的单元体积磨损量确定各节点磨损量模拟壳单元的磨损情况;4)建立前挡玻璃冲击破坏模型,采用非固有聚合模型描述玻璃的脆性冲击破坏现象,采用固有聚合破坏模型描述各层之间的剥离现象。本发明根据高铁前挡玻璃的物理和力学结构建立高铁前挡玻璃沙粒冲击磨损和破坏模型,为其仿真分析提供了简单、可靠且精确的研究工具。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前挡 玻璃 沙粒 冲击 磨损 破坏 模型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铁前挡玻璃沙粒冲击磨损和破坏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用三维制图软件建立钢化层和镀膜层、玻璃和PVB的三维实体模型;2)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Hypermesh中;采用壳单元模拟钢化层和镀膜层,采用六面体单元模拟玻璃母材、其他层玻璃和PVB膜,设置壳单元界面参数和所需的材料参数、所需的接触类型模型,建立后对各单元读入初始应力;3)建立前挡玻璃冲击磨损模型,通过计算的单元体积磨损量确定各节点磨损量模拟壳单元的磨损情况;4)建立前挡玻璃冲击破坏模型,采用非固有聚合模型描述玻璃的脆性冲击破坏现象,即壳单元与壳单元、六面体和六面体单元之间插入非固有计算模型;采用固有聚合破坏模型描述钢化层与玻璃母体、玻璃母体与PVB之间的剥离现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5902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包含该输送机的生物质气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