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空加压式诱喷测试管柱及诱喷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0161.0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秀庭;李志广;宁坤;赵涛;翁博;刘延平;卜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空加压式诱喷测试管柱及诱喷测试方法,该测试管柱包括顺次连接且内部连通形成通道的第一油管、封隔器、第二油管和筛管工具组件,以及位于通道中的第一传压管,其上端通过第一油管的管壁上的开孔露出;筛管工具组件包括筛管、套设在筛管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内衬管、位于内衬管中的第二传压管以及与筛管的下端连接的丝堵,筛管的上部的管壁上设置有筛孔,内衬管的上端与筛管通过第一剪力连接件连接;内衬管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圆盘形滑块;第二传压管与第一传压管连接,其管壁上开设有第一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孔;第二传压管的管壁外套设有第二圆盘形滑块,筛管的内壁上设置第三圆盘形滑块。本发明可简化诱喷测试工序,缩短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式诱喷 测试 管柱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环空加压式诱喷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连接且内部连通形成通道的第一油管(1)、封隔器(2)、第二油管(3)和筛管工具组件(4),以及位于所述通道中的第一传压管(5),其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油管(1)的管壁上的开孔露出;所述筛管工具组件(4)包括筛管(401)、套设在所述筛管(401)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内衬管(402)、位于所述内衬管(402)中的第二传压管(403)以及与所述筛管(401)的下端连接的丝堵(404),所述筛管(401)的上部的管壁上设置有筛孔(4011),所述内衬管(402)的上端与所述筛管(401)通过第一剪力连接件(405)连接;所述内衬管(402)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圆盘形滑块(406),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传压管(403)的管壁外套设有第二圆盘形滑块(407),所述第二圆盘形滑块(407)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上方,所述第二圆盘形滑块(407)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筛管(40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圆盘形滑块(408),所述第三圆盘形滑块(408)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下方,所述第三圆盘形滑块(408)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筛管工具组件(4)还包括第一连接杆(409),所述第一连接杆(409)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二圆盘形滑块(407)和所述第三圆盘形滑块(408)连接;所述第二传压管(40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传压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压管(403)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下端与所述丝堵(404)连接;其管壁上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上方的第一过液孔(403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液孔(4031)下方的第二过液孔(4032);所述环空加压式诱喷测试管柱被配置为:无液体注入时,所述内衬管(402)上部将所述筛孔(4011)封堵,所述第三圆盘形滑块(408)将所述第二过液孔(4032)封堵;有液体注入时,从所述第一过液孔(4031)流出所述第二传压管(403)的液体推动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圆盘形滑块(407)和所述第三圆盘形滑块(408)向下移动,从而所述第二圆盘形滑块(407)将所述第一过液孔(4031)封堵,所述第二过液孔(4032)和所述筛孔(4011)被解除封堵;从所述第二过液孔(4032)流出所述第二传压管(403)的液体推动所述第一圆盘形滑块(406)向上移动,进而所述内衬管(402)上部将所述筛孔(4011)封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801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