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5750.3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逢质;叶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吲哚或吡咯‑2‑羧酸(1)、碘鎓盐(2)、醋酸钯、碳酸钾、二苯基乙氧基膦溶解在DMF中,升温至120~150℃搅拌反应1~24h,之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所述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3);本发明反应体系简单,原料易得,总收率高,通过吲哚或吡咯‑2‑羧酸类化合物与环状碘鎓盐反应一步就能得到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使得反应路线大大缩短;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吲哚 类化合物 碘鎓盐 合成 羧酸类化合物 后处理 反应路线 搅拌反应 醋酸钯 二苯基 碳酸钾 乙氧基 总收率 羧酸 溶解 | ||
【主权项】:
1.一种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将吲哚或吡咯‑2‑羧酸(1)、碘鎓盐(2)、醋酸钯、碳酸钾、二苯基乙氧基膦溶解在DMF中,升温至120~150℃搅拌反应1~24h,之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所述吲哚或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3);所述吲哚或吡咯‑2‑羧酸(1)、碘鎓盐(2)、醋酸钯、碳酸钾、二苯基乙氧基膦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0.05~0.15:1.1~2.2:0.1~0.3;
式(1)表示吡咯‑2‑羧酸或吲哚‑2‑羧酸,当式(1)表示吡咯‑2‑羧酸时,与吡咯基并联的苯环和R1不存在,对应的产物是吡咯并[1,2‑f]菲啶类化合物;当式(1)表示吲哚‑2‑羧酸时,与吡咯基并联的苯环和R1存在,对应的产物是吲哚并[1,2‑f]菲啶类化合物;式(1)、式(2)或式(3)中,R1为:氢、甲氧基、甲基或氯;(R2)m中的m=0‑2,每个R2各自独立选自:氯、氟、甲基或三氟甲基;(R3)n中的n=0‑2,每个R3各自独立选自:氯、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557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