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台式线束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9451.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台式线束切割机,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引入机电混合电控结构,基于电控旋转刀盘(8)的应用,设计内置各个电控驱动轮(10)的卡位套管(4),由卡位套管(4)针对线束实现卡位固定,并向电控旋转刀盘(8)输送的功能,实现全自动切割过程,并且针对电控驱动轮(10),引入转速传感器(9),根据电控驱动轮(10)的周长,结合电控旋转刀盘(8)上刀盘与垫高板(2)上表面接触点到卡位套管(4)的距离,实时获取线束通过刀盘与垫高板(2)上表面接触点的长度,据此,针对控制电控旋转刀盘(8)切割动作的转动电机实现智能控制,针对线束实现精确切割,能够有效提高线束裁剪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式线束 切割机 | ||
【主权项】:
1.一种平台式线束切割机,用于针对指定型号线束进行切割,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垫高板(2)、转动臂(3)、卡位套管(4)和控制模块(5),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的电源(6)、转动电机(7)、电控旋转刀盘(8)、控制输入装置、转速传感器(9)和至少四个电控驱动轮(10);其中,电源(6)经过控制模块(5)分别为转动电机(7)、电控旋转刀盘(8)、控制输入装置、转速传感器(9),以及各个电控驱动轮(10)进行供电;控制模块(5)、电源(6)、控制输入装置和垫高板(2)分别设置于基座(1)上表面;转动电机(7)上驱动杆的端部与转动臂(3)的一端相连接,转动臂(3)与转动电机(7)上驱动杆相垂直,转动臂(3)随转动电机(7)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电控旋转刀盘(8)与转动臂(3)的另一端固定相连,电控旋转刀盘(8)随转动臂(3)转动而转动,电控旋转刀盘(8)上刀盘所在面与转动臂(3)随转动电机(7)上驱动杆的转动面相平行或共面;转动电机(7)固定设置于基座(1)的上表面,且电控旋转刀盘(8)随转动臂(3)转动过程中,电控旋转刀盘(8)上刀盘与垫高板(2)上表面相接触;各个电控驱动轮(10)的结构彼此相同;卡位套管(4)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卡位套管(4)上外壁一周与内壁一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沿卡位套管(4)半径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电控驱动轮(10)的直径,空腔内沿贯穿卡位套管(4)两端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与电控驱动轮(10)的直径相适应;各个电控驱动轮(10)分别设置于卡位套管(4)的空腔中,卡位套管(4)内壁上分别对应各个电控驱动轮(10)的位置设置贯穿卡位套管(4)内部空腔的通孔,各个电控驱动轮(10)分别突出其所对应卡位套管(4)内壁上的通孔,卡位套管(4)的端面上,各个电控驱动轮(10)呈中心对称,且贯穿卡位套管(4)两端的中心线为所有电控驱动轮(10)所在面的相交直线,以各个电控驱动轮(10)转轴点所构成圆形的中心点位置与卡位套管(4)端面的中心点位置均在贯穿卡位套管(4)两端的中心线上,各个电控驱动轮(10)上突出对应通孔的边缘点所构成圆形的内径与指定规格线束的外径相适应,转速传感器(9)设置于任意一个电控驱动轮(10)上,用于检测电控驱动轮(10)的转速;卡位套管(4)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且卡位套管(4)的其中一端面与垫高板(2)的边缘相对接,电控驱动轮(10)上突出对应通孔的边缘点与卡位套管(4)外壁之间的距离与垫高板(2)的厚度相适应,贯穿卡位套管(4)两端的中心线过电控旋转刀盘(8)上刀盘与垫高板(2)上表面的接触点,且贯穿卡位套管(4)两端的中心线与电控旋转刀盘(8)上刀盘所在面相垂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394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