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内壁毛刺的快速清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7357.1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义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管件内壁毛刺的快速清除方法,根据钢管内径的具体尺寸,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与中心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连杆在扇形孔内移动的同时带动挡块随之移动,实现挡块与切割片之间的间距增加或是减小,迫使多个切割片的位置发生改变,即切割片通过调节孔向外延伸的部分增加或是减少,使得多个切割片的刃尖运动时所构成过的环形区域尺寸与钢管的内径相匹配,由外部的驱动设备带动中心轴旋转,位于中心轴上的切割片转动,开始对钢管内壁上的垢物进行清除。在筒体转动数圈后,钢管内壁上的垢物的突出高度降低,再度转动螺杆,使得切割片向外延伸的部分增加,以扩大切割片的清理半径,实现对钢管内壁的二次清理,继而将垢物清理彻底。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毛刺 快速 清除 方法 | ||
【主权项】:
管件内壁毛刺的快速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钢管内径的具体尺寸,通过转动螺杆(7),使得螺杆(7)与中心轴(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连杆(9)在扇形孔(10)内移动的同时带动挡块(11)随之移动,实现挡块(11)与切割片(2)之间的间距增加或是减小,迫使多个切割片(2)的位置发生改变,即切割片(2)通过调节孔(4)向外延伸的部分增加或是减少,使得多个切割片(2)的刃尖运动时所构成过的环形区域尺寸与钢管的内径相匹配,然后由外部的驱动设备带动中心轴(1)旋转,位于中心轴(1)上的切割片(2)转动,开始对钢管内壁上的垢物进行清除;其中,固定板(3)将与所述筒体(5)的上端密闭,所述底座(6)与筒体(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6)上表面中部固定有螺杆(7),中心轴(1)活动贯穿固定板(3)中部后向下延伸,且沿中心轴(1)的轴线方向在其中部开有螺纹通孔,与螺纹通孔相配合的螺杆(7)贯穿螺纹通孔后向筒体(5)上端延伸,在所述中心轴(1)上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切割片(2),多个所述切割片(2)与中心轴(1)铰接且均匀分布在中心轴(1)的外圆周壁上,且沿中心轴(1)的径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与螺纹通孔连通的扇形孔(10),且扇形孔(10)位于相邻的两个切割片(2)之间,在螺杆(7)外壁上设有多个与扇形孔(10)相对应的连杆(9),连杆贯穿扇形孔(10)后向外延伸,且在连杆(9)的延伸段上固定有挡块(11),沿所述筒体(5)的轴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调节孔(4),切割片(2)贯穿调节孔(4)后向外延伸,在所述筒体(5)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8),使用时,限位块(8)的一侧为弧形凹面且弧形凹面与切割片(2)的弧外侧线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义,未经李明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3735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