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装夹冲孔压形复合模具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8994.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34;B21D28/14;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装夹冲孔压形复合模具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拨叉装夹输送机构、薄板校正冲切机构、薄板冲孔压形机构。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带薄板拨叉类工件的加工效率,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冲孔 复合 模具 组件 | ||
【主权项】:
一种工件装夹冲孔压形复合模具组件,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上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拨叉装夹输送机构(2)、薄板校正冲切机构(3)、薄板冲孔压形机构(4);所述拨叉装夹输送机构(2)包括搁放在基座(1)顶面上的支撑块(2‑1),所述支撑块(2‑1)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定位板(2‑2),两所述定位板(2‑2)的大口朝“X”方向设置,两所述定位板(2‑2)之间固定有竖块一(2‑3),所述竖块一(2‑3)上螺纹连接有沿“X”方向设置的螺钉一(2‑4),所述支撑块(2‑1)的外侧设有移动块(2‑5),所述基座(1)的内、外侧固定有滑轨(2‑6),所述移动块(2‑5)的内、外端固定有与滑轨(2‑6)配合的滑座(2‑7),所述移动块(2‑5)通过滑座(2‑7)在滑轨(2‑6)上沿“X”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块(2‑5)上螺纹连接有一组丝杠(2‑8),所述移动块(2‑5)上插接有一组引导杆(2‑9),所述移动块(2‑5)的外侧设有板(2‑10),各所述引导杆(2‑9)的外端部都固定在板(2‑10)上,所述支撑块(2‑1)上设有一组轴承(2‑11),各所述轴承(2‑11)的外圈都固定在支撑块(2‑1)上,各所述轴承(2‑11)的内圈分别与相对应的丝杠(2‑8)固定一起,所述丝杠(2‑8)通过固定在板(2‑10)上的电机(2‑12)驱动,所述移动块(2‑5)上设有橡胶垫(2‑13),所述移动块(2‑5)上固定有驱动橡胶垫(2‑13)沿“Z”方向移动并使橡胶垫(2‑13)压在基座(1)顶面的气缸一(2‑14);所述支撑块(2‑1)上固定三个互呈三角状的支架(2‑15),所述支架(2‑15)上都固定有衬套(2‑16);所述薄板校正冲切机构(3)包括上模块(3‑1),所述上模块(3‑1)上固定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底面前、后,左侧都固定有一体成型的冲切片(3‑3),所述冲切片(3‑3)的下方设有与冲切片(3‑3)大小形状位置匹配的支撑台(3‑4),所述支撑台(3‑4)通过气缸二(3‑5)沿“Y”方向移动;所述上模板(3‑1)上固定有导套一(3‑5),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与导套一(3‑6)配合一起的导柱一(3‑7),所述导柱一(3‑7)安装有复位弹簧一(3‑8);所述薄板冲孔压形机构(4)包括上模(4‑1)和下模(4‑2),所述上模(4‑1)包括上模板(4‑1a)及固定在上模板(4‑1a)上的安装座一(4‑1b),所述安装座一(4‑1b)上安装有固定座(4‑1c),所述固定座(4‑1c)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固定座(4‑1c)的底面上开有孔一(4a‑1c),所述孔一4a‑1c)的顶面开有与孔一(4a‑1c)连通并截面大于孔一(4a‑1c)的孔二(4b‑1c),所述孔二(4b‑1c)处插接有压头(4‑1d),所述压头(4‑1d)的顶部固定有与孔二(4b‑1c)插接一起的限位块一(4a‑1d),所述安装座一(4‑1b)上插接有一组顶杆(4‑1e),所述安装座一(4‑1b)的顶面开有插接盲孔(4a‑1b),所述上模板(4‑1a)上开有与插接盲孔(4a‑1b)截面大小相同并连通的插接通孔(4a‑1a),所述插接盲孔(4a‑1b)上插接有顶块(4‑1f),所述顶块(4‑1f)的上方设有插接在上模板(4‑1a)上的顶压件(4‑1g),所述顶压件(4‑1g)与顶块(4‑1f)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一(4‑1h),所述顶块(4‑1f)的顶面固定有一组限位顶杆(4a‑1f),所述顶杆(4‑1e)的底端贴在限位块一(4a‑1d)的顶面处,所述顶杆(4‑1e)的顶端顶在顶块(4‑1f)的底面处;所述顶压件(4‑1g)上开有插接孔一(4a‑1g)及通过孔(4b‑1g),所述通过孔(4b‑1g)与插接孔一(4a‑1g)连通,所述插接孔一(4a‑1g)上插接有推块(4‑1j),所述推块(4‑1j)的顶端固定有安装在通过孔(4b‑1g)处并延伸出顶压件(4‑1g)顶端的推杆(4‑1k),所述压头(4‑1d)上开有纵向引导孔(4b‑1d),所述纵向引导孔(4b‑1d)上插接有引导块(4‑1m),所述引导块(4‑1m)的顶端固定有插接在安装座一(4‑1b)上并穿过顶块(4‑1f)用于顶在推块(4‑1j)底面的顶杆一(4a‑1f),所述引导块(4‑1m)的底端固定有插接在压头(4‑1d)上并延伸出压头(4‑1d)底面的冲孔杆(4b‑1m),所述冲孔杆(4b‑1m)与顶杆一(4a‑1f)的截面均小于引导块(4‑1m)的截面;所述下模(4‑2)包括固定在基座(1)上的安装座二(4‑2a),所述安装座二(4‑2a)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安装座二(4‑2a)的顶面上开有孔三(4a‑2a),所述孔三(4a‑2a)的底面开有与孔三(4a‑2a)连通并截面大于孔三(4a‑2a)的孔四(4b‑2a),所述孔三(4a‑2a)处插接有支撑块一(4‑2b),所述支撑块一(4‑2b)的底部固定有与孔四(4b‑2a)插接一起的限位块二(4a‑2b),所述限位块二(4a‑2b)的下方设有一组纵向插接在安装座二(4‑2a)上且截面形状为方形的顶杆二(4‑2c),所述顶杆二(4‑2c)的下方设有插接在基座(1)移动通道孔上的支撑插板(4‑2d),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一组引导插杆(4‑2e),所述支撑插板(4‑2d)的左、右端都插接在引导插杆(4‑2e)上,所述引导插杆(4‑2e)上安装有顶动支撑插板(4‑2d)的压缩弹簧二(4‑2f),所述顶杆二(4‑2c)的顶端配合在支撑块一(4‑2b)上,所述顶杆二(4‑2c)的底端配合在支撑插板(4‑2d)上,所述安装座二(4‑2a)上横向插接有方形插杆(4‑2g),所述顶杆二(4‑2c)上开有形状位置与横向方形插杆(4‑2g)配合的限位孔(4a‑2c),所述方形插杆(4‑2g)通过固定在安装座二(4‑2a)上的气缸三(4‑2h)驱动,所述上模板(4‑1a)上固定有导套二(4‑2j),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与导套二(4‑2j)配合的导柱二(4‑2k),所述导柱二(4‑2k)上安装有复位弹簧二(4‑2m);所述支撑块一(4‑2b)上开有与冲孔杆(4b‑1m)大小位置匹配的冲裁孔(4b‑2b),所述安装座二(4‑2a)、支撑台(3‑4)、支撑块(2‑1)的高度形状相匹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289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汽车金属夹的包边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