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二区的乏氧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2217.7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涛;孟晓青;龚萍;张佳丽;孙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9K11/06;G01N21/64;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近红外二区的乏氧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荧光探针以硝基为响应基团,并以近红外二区染料基为母体结构,并利用硝基对于荧光基团的强淬灭作用和还原后的荧光恢复作用,使得所述近红外二区的乏氧荧光探针能够用于乏氧检测,同时还能够避免生物样品自发荧光对于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步骤简便,所制备的荧光探针化合物毒性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乏氧荧光探针 制备方法和应用 硝基 制备 荧光探针化合物 准确度 工艺步骤 母体结构 生物样品 荧光恢复 荧光基团 荧光探针 自发荧光 氧检测 染料 淬灭 还原 检测 响应 | ||
【主权项】:
1.一种近红外二区的乏氧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二区的乏氧荧光探针结构如下:NO2‑R1‑R2‑X1‑R3 (I),化合物(I)中,R1为C5~C30的亚芳基、亚杂芳基、取代亚芳基,或取代亚杂芳基;R2为C0~C30的亚烷基或取代亚烷基、亚芳基或取代亚芳基、亚烷基芳基或取代亚烷基芳基、亚芳基烷基或取代亚烷基芳基;R3为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基;X1为烃基、亚氨基、酰胺基,羟基、或者酯基;优选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为:IR1048及其衍生物,IR1050及其衍生物,或者IR1061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222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