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穿越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灾害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3516.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波;宋景东;苏河修;胡宇斌;熊怡思;刘会丰;丁磊;梁文广;杨占猛;李林;张鹏;华正实;郭飞;单中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穿越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灾害预测方法,依托地震波反射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局部钻探和电磁波反射法,利用分时定点探测的方法,实现隧道穿越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地质灾害预测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分时定点探测技术,充分利用物探手段的宏观性、快速性、无损性,辅以局部钻探取样,具有费用低、省时、快速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穿越 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 灾害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穿越富水糜凌岩带突水突泥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隧道施工至富水糜凌岩带前足够安全的距离,利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糜凌岩带,同时,标注采集系统准确位置,为下一次探测做准备,在区域地质与勘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解译糜凌岩带具体的位置、产状、规模和性质;(2)在隧道拟穿越糜凌岩带地表投影位置,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实施地表探测,同时标明具体探测区域,为后期再次探测做准备,利用隧道周边围岩电阻率等值线图,判断隧道围岩各处含水性。(3)两种物探方法成果相对照,可以准确判明隧道与糜凌岩带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与构造带破碎、含水情况,为围岩预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准确依据;(4)待围岩预加固完成后,在洞内原址进行地震波反射法二次探测,将探测数据与先前探测结果相对照,判断构造带物性参数改善情况,推测围岩加固效果;(5)在地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原址实施第二次探测,与前期探测数据对比,判明围岩加固区域岩体改善情况;(6)现场钻探取样,测试加固体各项物性参数,通过数值建模分析围岩突泥突水的可能性,对隧道穿越糜凌岩段突水突泥灾害进行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35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