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作物显性基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1051.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卫;叶新福;程朝平;郑向华;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作物显性基因的方法,包括目标基因确定、构建次级分类群体、群体种植、单株选择和分析以及目标基因的鉴定。本发明提高作物显性基因定位的效率和速度,在构建CSSL群体基础上,通过构建次级分类群体,选择显性性状单株进行目标基因的定位,以达到提高基因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染色体 片段 置换 定位 作物 显性 基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作物显性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基因确定、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群体种植、单株选择和分析以及目标基因的鉴定;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目标基因确定:目标性状基因应为显性基因控制的;(2)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用具有长芒性状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与受体亲本东南恢810杂交,构建次级分离群体,杂交单株随机6‑10株即可;(3)群体种植和单株选择:收获6‑10株杂交单株后,然后种植次级分离群体2500‑8000株,选择所有的显性单株;(4)单株的检测和分析:将筛选的所有显性单株,分别每株提取对应的DNA,然后分析所有显性单株的基因型;(5)目标基因的鉴定:根据目标单株检测结果,分析所有显性纯合基因型和显性杂合基因型单株,再依据所有显性纯合和显性杂合单株的基因型,逐步缩小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最终完成基因的定位;所述目标基因为水稻长芒基因GAD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10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