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397.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先;畅泽欣;葛亚琼;闫志峰;崔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B22F3/1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是针对块体非晶合金制备难的情况,以镍基非晶薄带为材料,经制备模具、装模、真空热压烧结,制成镍基块体非晶合金,制备材料强度好,密度高,达99.8%,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是先进的制备镍基块体非金合金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体 合金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镍基非晶薄带、无水乙醇,石墨纸,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米、毫升为计量单位镍基非晶薄带:Ni81.32Cr7.08Si4.9B3.2Fe3.5 20mm×50mm×0.03mm,50片无水乙醇:C2H6O 1000mL±10mL石墨纸:C 800mm×1mm×800mm制备方法如下:(1)制备开合式模具:开合式模具用石墨材料制作,模具型腔呈矩形,型腔尺寸为20 mm×50 mm×40 mm,型腔表面粗糙度为Ra 0.08‑0.16μm; (2)非晶薄带表面预处理将镍基非晶薄带置于钢质平板上;用400目砂纸打磨镍基非晶薄带片正反表面,使其洁净;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清洗后晾干; (3)制备镍基块体非晶合金
装模将开合式模具组装,置于钢质平板上;② 在模具型腔底部置放石墨垫块,在石墨垫块上部置放石墨纸,在石墨纸上部层状置放镍基非晶薄带50片,在镍基非晶薄带上部置放石墨纸,在石墨纸上部置放石墨压块;(4)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镍基块体非晶合金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热压烧结是在真空热压烧结炉内进行的,是在真空状态下,等离子放电加热、施压过程中完成的;
打开真空热压烧结炉,将装模的开合式石墨模具平行移入炉内的工作台上;② 真空热压烧结炉内的上压头垂直对准石墨压块,并施压;
关闭真空热压烧结炉,密闭;
抽气炉内空气,使炉内压强恒定在2Pa;
开启真空热压烧结炉上部的压力电机,对准石墨模具上部的石墨压块施压,施压压强60MPa,并恒定;
开启真空热压烧结炉的等离子放电加热器,加热温度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快速升温阶段,升温速率为80℃/min,加热、加压5 min,加热温度至400℃±1℃;第二阶段,升温速率调为15℃/min,加热、加压2 min,加热温度至430℃±1℃;第三阶段,保温阶段,保温时间为10min,保温压力60MPa;
停止加热,在保压状态下冷却至25℃;
开炉、开模打开真空热压烧结炉,取出开合式石墨模具;打开石墨模具,取出热压块体,即镍基块体非晶合金;(5)打磨、抛光、清洗
将热压成型的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置于钢质平板上,用400目砂纸打磨块体周边上下表面,使其清洁;② 将打磨后的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用抛光机进行抛光,使块体周边及上下表面光洁;
将抛光的镍基块体非金合金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清洗后晾干,使块体周边及表面洁净;(6)检测、分析、表征对制备的镍基块体非晶合金的表面形貌、色泽、化学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对材料进行致密度测试;用扫描电镜对镍基块体非晶合金进行形貌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对镍基块体非晶进行物相检测;结论:镍基块体非晶合金表面为银白色,块体密度达99.8%,镍基块体非晶合金为非晶相;(7)储存、包装镍基块体非金合金用软质材料包装,储存于洁净环境,要防潮、防晒、防酸碱盐侵蚀,储存温度20℃,相对湿度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63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升降系统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