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幼龄茶园建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4519.9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C05G3/00;C05F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2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生态幼龄茶园建园方法,涉及生态茶园建设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土地的准备;(2)农家肥的发酵;(3)幼龄茶树苗的选择和移栽;(4)幼龄茶园的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幼龄茶园土壤得到很好地改善,土壤肥沃,肥效更长久而稳定,有利建设规范生态茶园,发展茶产业,满足更高的市场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幼龄 茶园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态幼龄茶园建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土地的准备a.选择一片阳光充足、近水源、无环境污染、远离工业生活区的待开垦山地,将比较大的灌木植物除去,留下较小的草本植物,同时把具有斜坡的地方铲平,使山地成梯田形,将梯田放置若干年,期间定期对梯田进行翻土操作,并施加农家肥;b.在梯田放置期间,均匀的播种一定量豆科绿肥作物,在翻土时,直接将绿肥填埋;c.据整土质情况,调整土壤pH值至4.5‑6.5;(2)农家肥的发酵a.农家肥发酵组分包括:农家肥80‑90份,腐殖酸6‑8份,根瘤菌群1‑3份,腐熟剂3‑5份;b.将农家肥摊开后,均匀施撒腐熟剂,然后使其拌匀,并添加适当的水分保持湿度为50%,然后堆积并加盖帆布进行堆发酵2个月,在堆体的斜坡上插入温度计,每天早上观察温度变化,前二个星期当温度超过60℃时则进行翻堆操作,将外层和内层的物料进行调换,在翻堆处理期间应及时补充适当水分保持湿度为50%,待温度逐渐下降到30℃,物料的臭味逐渐减轻时,可以每7天翻堆一次;c.2个月后,揭开帆布,添加腐殖酸和根瘤菌群到肥料堆体,然后拌匀再进行堆体发酵,期间每隔7天进行翻堆处理和补充适当水分保持湿润,1个月以后,农家肥被充分腐熟;(3)幼龄茶树苗的选择和移栽a.挖定值带:在放置并翻耕2年的梯田中开挖定植带,宽度为150cm;b.幼龄茶树苗的选择:选择根系保留完整、较壮实的茶树幼苗;c.移栽建园:将选择好的幼茶苗移栽到梯田的定植带上,并在根部涂抹适量的保水剂,茶苗间距50cm,根部埋入土壤深度为20cm,然后用土压紧根部;(4)幼龄茶园的管理a.追肥:梯田搁置期间,追肥周期为每年3月和10月份2次;b.豆科绿肥作物和除虫植物的种植:在定植带中间种植豆科绿肥作物和除虫植物;c.修剪和翻土:定期对茶树幼苗树冠进行整形修剪,并对豆科绿肥和除虫植物株高进行修剪,确保豆科绿肥和除虫植物株高低于茶树幼苗高度,当豆科植物成熟前将其铲起埋在茶树幼苗植株下面用做绿肥;d.浇水和补苗:在土壤干燥时,应定期对幼苗进行浇灌保持土壤湿度,并在茶树幼苗移栽初期定期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及时补苗;e.茶树害虫防治:采用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结合的方式进行茶园害虫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未经刘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45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安全的蟠桃病害防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沃柑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