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6794.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民;汪坚;胡智文;王秉;彭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08 | 分类号: | A61L27/08;A61L27/30;A61L27/50;A61L27/56;A61L27/60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感受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包括:(1)对石墨烯酸化;(2)配成溶液;(3)将聚酯溶于浓硫酸中;(4)将正己烷、去离子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PEG‑400制成反相乳液体系;(5)将聚酯溶液加入乳液中,静置后取下层悬浮液,中和;(6)制得微米级聚酯微球;(7)将聚酯微球溶液与石墨烯混合,涂膜,干燥;(8)对石墨烯‑聚酯复合膜处理,再浸于溶剂中使聚酯溶解;(9)对复合膜通联氨气体还原;(10)镀银,得到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本发明制得的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具有多孔性,透气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电化学敏感性、韧性、强度和拉伸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人工 皮肤 感受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石墨烯经研磨粉碎后,加入硝酸溶液中进行沸煮处理20‑60分钟,离心洗涤;(2)取部分离心后的石墨烯干燥称量测定浓度,然后根据测得的浓度对剩余石墨烯加去离子水配成溶液;(3)将2‑5g聚酯切粒溶入90‑110mL浓硫酸中,于无光处静置,直至聚酯完全溶解;(4)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50‑250mL正己烷、100‑200mL去离子水、5‑10mL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2‑4mLPEG‑400快速搅拌,制成反相乳液体系;(5)将配制好的聚酯溶液在搅拌条件下滴入乳液中,待完全加入后,停止搅拌,静置后取下层悬浮液,加入氢氧化钠中和;(6)向中和好的悬浮液中加入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5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然后对下层沉淀加入水并冷冻干燥,制得微米级聚酯微球;(7)将聚酯微球配制成0.1g/L‑0.5g/L的溶液,然后将石墨烯和聚酯微球溶液混合,超声分散,利用旋涂法形成石墨烯‑聚酯复合膜,作为导电层,进行干燥;(8)用20‑50mL的0.1‑1mol/L HCl溶液对石墨烯‑聚酯复合膜处理10‑20分钟,然后将复合膜浸没在体积比为0.8‑1.2:1的苯酚‑四氯乙烷溶剂中静置,使聚酯溶解;(9)将干燥好的膜在110‑130℃条件下通入联氨气体,将膜内的石墨烯还原成还原石墨烯;(10)利用气相沉积法对还原石墨烯膜镀上一层银膜,得到多孔人工皮肤感受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67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