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去除古代棉织物中外源性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9458.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勤;李晓涵;万军民;胡智文;王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D06P1/34;D06P3/60;D06M10/00;D06M11/13;D06M11/5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考古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去除古代棉织物中外源性锶的方法,包括1)将栀子粉碎,熬煮提取染液,给棉质样布染色;2)将样布放入紫外光湿热老化箱中老化;3)将样布置于陶罐中,再将陶罐埋入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埋葬;4)先用高压静电吸附装置处理样布,再用氢氟酸水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混合液清洗样布,清洗时间为55~65min。本发明先使用高压静电吸附装置处理样布,能有效除去附着在纤维上的大部分颗粒物,再用氢氟酸水溶液清洗样布,同时加入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溶液起辅助作用,进一步溶解了残留在纤维上的锶的化合物,该方法有效环保,易于操作,不会损伤织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去除 古代 棉织物 中外 源性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模拟去除古代棉织物中外源性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干燥的栀子,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烘干或晒干,用多功能粉碎机将栀子粉碎成粉末状;2)将栀子粉末倒入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开大火煮,待煮沸之后关至中火,再煮25~35min,关火冷却,得到栀子提取液;3)准备干净的白色棉布6块,作为实验对象用,称为A样布;4)取一只大烧杯,将过滤布盖于杯口,再将步骤2)得到的冷却并产生沉淀的栀子提取液缓缓倒入烧杯中,最后将容器中剩余残渣用过滤布包裹后挤压出剩下的提取液于烧杯中;5)将步骤4)所得栀子提取液倒入另一容器中,开大火煮沸,然后关至中火煮10~20min,关火冷却,得到栀子二次提取液;6)按照步骤4)对栀子二次提取液进行操作,最后在烧杯口用保鲜膜覆盖;7)将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待温度上升到80‑90℃时,揭开保鲜膜,缓缓倒入澄清石灰,搅拌使混合液均匀,取3块A样布放入烧杯中染色,染色过程中不断搅拌,使颜色上染均匀,30~40min后将A样布取出,用去离子温水清洗2次,晾干,称为B样布;8)取1块A样布和1块B样布置于常温干燥处密封保存;9)取2块A样布和2块B样布放入紫外光湿热老化箱中进行紫外光湿热老化,温度设置为80‑90℃,湿度为85‑95%;老化25‑35天后取出,将其中1块A样布和1块B样布密封,置于常温干燥处保存;10)将步骤9)中剩下的1块A样布和1块B样布分别置于两只陶罐中,陶罐不封口埋入阴暗潮湿的树林土壤中,埋入深度为75‑85cm,110‑130天后挖出陶罐,并取出样布,清洗干净,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一次,晾干;11)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试步骤8)至步骤10)所得的样布中的外源性锶的含量,记录数据;12)将所有样布用高压静电吸附装置处理一遍,以除去织物中藏匿的颗粒物;13)准备烧杯6只,分别倒入350~450mL的1mol/L氢氟酸水溶液,将6块样布分别放入6只烧杯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边搅拌边缓缓倒入15wt%过氧化氢溶液40~60mL,55~65min之后将样布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晾干;14)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试所有样布中的外源性锶的含量,记录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994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加工逆流凉米仓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碾米机的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