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聚变堆磁体支撑用的H型钢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98872.6 | 申请日: | 2017-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力军;万东海;张令;洪大军;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6;B21J5/08;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核聚变堆磁体支撑用的H型钢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经电炉加炉外精炼的钢锭加热至始锻温度1180℃并保温,在850℃~1180℃范围内进行3‑5次的反复镦粗拔长,然后将条形锻坯放入锻件加热炉中加热至始锻温度并保温;对条形锻坯进行镦粗预成型;再次将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放入锻件加热炉中加热至始锻温度1180℃并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性能热处理,综合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晶粒度检验,小余量加工。本发明能锻制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有带锥度工字型的长条形异形件,其纤维方向随形分布,安全可靠,具有耐高温、抗高压和抗腐蚀特性,且机械加工余料小,省材料,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变 磁体 支撑 型钢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核聚变堆磁体支撑用的H型钢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首先将经电炉加炉外精炼的钢锭加热至始锻温度1180℃并保温,在850℃~1180℃范围内进行3‑5次的反复镦粗拔长,通过锻压以改变其组织状态,焊合内部缺陷,并用上下平砧得到满足要求的截面为长方形的条形锻坯,然后将条形锻坯放入锻件加热炉中加热至始锻温度并保温;保温时间根据条形锻坯有效截面厚度,条形锻坯内部和外部温度趋向均匀后确定;第二步:将条形锻坯从加热炉中取出后,对条形锻坯进行镦粗预成型:先将预成型下模(2)预热至250℃~350℃,涂抹脱模剂,然后将经加热至1180℃并充分保温后的条形锻坯的一端放入预成型下模(2)内,预成型下模(2)放在液压机下平台的下砧座上,随下平台移动至液压机上砧处,液压机机械手夹住预成型上模(1),通过上砧对预成型上模(1)施加压力进行镦粗预成型,由于条形锻坯较长,需对条形锻坯由一端到另一端来回逐渐镦粗进行预成型,得镦粗后的条形锻坯,即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第三步:预成型结束后,再次将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放入锻件加热炉中加热至始锻温度1180℃并保温一定时间,保温时间根据坯料有效厚度确定,确保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在锻造过程中温度区间范围在850℃~1180℃内;同时,取下预成型上模(1),然后将预成型下模(2)更换为成型下模(3);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保温达到锻造温度1180℃后,出炉进行最终成型;将锥形上砧(4)放置在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双肩”中间部位,将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的“两只脚”放置在成型下模(3)中间凸出部位的两边凹槽内,液压机上砧向下压锥形上砧(4),锥形上砧(4)沿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双肩”中间部位向下移动,“双肩”受到挤压扩张,将坯料扩张至要求尺寸;同时,预成型后的条形锻坯“两只脚”沿成型下模(3)流动,填充凹槽,并最终达到理想尺寸;在用成型下模(3)和锥形上砧(4)镦粗成型过程中,成型下模(3)需受力均匀,使核聚变堆磁体支撑用H型钢锻造流线均匀,以保证H型钢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第四步:H型钢锻制完成后经性能热处理,综合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晶粒度检验,小余量加工即制成核聚变堆磁体支撑用H型钢(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988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