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的Fe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2357.9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段中尧;李村成;张垒;韦云威;王俊暖;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A61K47/32;A61K47/02;A61K4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的Fe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获得的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一种大小均匀、尺度形貌可调的多孔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显著的近红外吸收特性及优良的光热转换效应。其制备步骤包括(1)在搅拌条件下向铁氰化钾水溶液中依次添加一定量的聚乙烯比咯烷酮水溶液与盐酸溶液(2)30分钟后,将(1)中获得的前驱体溶液放置在40‑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反应24小时;(3)将步骤(2)制得胶体溶液高速离心分离并超声清洗获得蓝色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本发明获得的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在药物输运、诊断成像、光热治疗、药物控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 吸收 fe 基金 有机 骨架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的Fe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2)在搅拌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铁氰化钾加入去离子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添加一定量步骤1中获得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与盐酸溶液,其中,铁氰化钾、聚乙烯吡咯烷酮、盐酸浓度分别为0.01‑0.2摩尔/升、0.5‑2.0摩尔/升、0.05‑0.2摩尔/升;(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在40‑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反应24小时,制得蓝色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胶体溶液;(4)将制得的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胶体溶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在转速14000转/分钟离心30‑60分钟后,移去离心管中无色溶液,得到蓝色沉淀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5次后,获得蓝色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823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插拔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插头插座组件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