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初始自对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0557.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智坚;周欢;吴颖川;贺元元;吴东升;王锋;刘建霞;陈圣兵;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2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葛启函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初始自对准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粗对准”+“精对准”思路,利用惯性平台自身稳定回路的特性,在静基座下实现快速初始自对准。该方法首先基于重力矢量随地球自转的自然特性,利用惯性平台导航工作模式下系统的输出信息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等,快速获得惯性平台初始姿态的粗略信息,完成系统粗对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加矩方案,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实现惯性平台的精对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惯性平台初始对准的速度和精度,为改善惯性平台导航系统性能提供基础和方法支撑,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工程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座 惯性 平台 初始 对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静基座下惯性平台初始自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系统模型,具体为:S11、定义相应坐标系,包括:平台坐标p系:以惯性平台几何中心O为原点,Xp轴与X石英加速度计敏感轴平行,Yp轴平行于两个水平石英加速度计敏感轴所确定的平面,并与Xp轴垂直,Zp轴与Xp轴和Yp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地心坐标e系:以地心Oe为坐标系原点,Xe轴位于赤道平面内,指向地球本初子午线,Ze轴沿地球自转轴指向北极,Ye轴与Xe轴和Ze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地心惯性坐标i系:以地心Oe为坐标系原点,Xi轴指向平台初始对准起始时刻t0所在的子午线,Zi轴沿地球自转轴指向北极,Yi轴与Xi轴和Zi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平台惯性坐标ip0系:坐标系原点与平台几何O中心重合,选取t0时刻的平台坐标系作为平台惯性坐标系,该坐标系为惯性坐标系,并不随平台转动而转动;计算平台坐标c系:将计算机所建立的数字平台坐标系定义为计算平台坐标系;导航坐标n系:选择当地地理系作为导航坐标系,Xn轴指向地理北向,Yn轴指向地理天向,Zn轴指向地理东向;S12、建立系统对准模型:根据小角度假设条件,惯性平台短时静漂状态下,平台失准角,即平台坐标系p系与平台计算坐标系c系之间的误差角矢量动力学方程为如下公式:式中[·×]表示矢量的叉乘形式,ωcmd为平台指令角速度,ε表示陀螺仪漂移,w为系统噪声;惯性平台上石英加速度计组的输出Za可表示为如下公式2:其中,矩阵的定义为从坐标系a到坐标系b的姿态转移矩阵,同时定义符号ab表示向量a在坐标系b下表达形式,坐标系a和坐标系b是代指步骤S11中建立的坐标系,表示加速度计自身引起的测量误差,即:公式3中,Ka0为加速度计零偏,Ka1为加速度计刻度因子误差,aAI为加速度计输入,为加速度计刻度因子不对称项,υ为测量噪声;加速度计输入aAI又可写为:其中表示加速度计安装误差矩阵,g表示重力矢量;只考虑加速度计零偏而不计其他误差,将公式3简化为: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取加速度计输出误差(Za+gc)作为观测量,只考虑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零偏而不计其他误差,选择失准角陀螺仪零偏ε以及加速度计零偏Ka0共9项未知参数作为滤波器状态量,建立Kalman滤波模型为:其中03×1表示3×1维零矩阵,X表示系统状态量,即:S2、惯性平台粗对准,包括:S21、输出数据采集:在惯性平台启动、平台框架归零后,惯性平台切换至导航状态,期间采集加速度计的输出;S22、计算不同坐标系下的姿态转移矩阵,包括:S221、计算姿态转移矩阵根据惯性平台所在的地理位置(λk,Lk)信息,从地心坐标e系到导航坐标n系的姿态转移矩阵的估计值为:式中上标~表示姿态矩阵粗对准的估计值,下标k表示tk时刻;S222、计算姿态转移矩阵从地心惯性坐标i系到地心坐标e系的姿态转移矩阵的估计值为:其中θ可利用平台对准的初始t0时间、当前时刻tk以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表示,即θ=ωie(tk‑t0) (公式10)S223、计算姿态转移矩阵根据惯性平台稳定回路工作原理,短时间段有S224、计算姿态转移矩阵令Zv=∫Zadt,忽略加速度计测量误差则Zv可表示为:即根据上式,在初始粗对准的两个不同时刻,即t1及t2时刻,t2>t1>t0,有:由于地球自转作用可保证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的与必不共线,则的估计值为:S23、获取初始粗对准结果根据步骤S22中获得的姿态转移矩阵,计算惯性平台初始粗对准结果即:S3、惯性平台精对准,包括:S31、按照如下加矩方案对平台进行加矩,平台保持在导航模式,收集加速度计输出信息:向平台X方向加矩180s,即ωcmd=[ωc 0 0]T;向平台Z方向加矩180s,即ωcmd=[0 0 ωc]T;其中,加矩大小ωc为0.5°/s;S32、根据步骤S1中建立的建立Kalman滤波模型,对粗对准结果进行补偿,包括:S321、设置滤波器初值:令粗对准结果为滤波器算法的初值,失准角初值设置为零,陀螺仪零偏ε以及加速度计零偏Ka0初值及方差则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同时滤波器中用到的P、Q和R矩阵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S322、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单次滤波:Kk+1=Pk+1/kHTk+1[Hk+1Pk+1/kHTk+1+Rk+1]‑1 (公式21)Pk+1/k+1=(I‑Kk+1Hk+1)Pk+1/k(I‑Kk+1Hk+1)T+Kk+1Rk+1KTk+1 (公式23)S323、失准角补偿单次滤波结束后,利用失准角估计值为对进行补偿,即:其中为补偿后的迭代执行步骤S322和步骤S323直至滤波步数k取到终点值,获得的终值即为惯性平台初始对准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05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