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1363.6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75 | 分类号: | H04B10/275;H04B10/291;H04B10/50;H04B10/516;H04B10/556;H04B10/57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及方法,属于微波信号产生技术领域。该装置和方法利用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QPSK调制器)中集成的一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的等效相位调制特性与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PS‑FBG)构成窄带微波光子滤波器,在光电振荡器内实现频率可调谐的低相噪微波谐振信号生成。生成的微波谐振信号和编码信号注入DP‑QPSK调制器中集成的另一个DP‑MZM实现微波相位编码信号的生成。通过调节光电振荡器中谐振信号的频率,即可以生成不同频率的相位编码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 调谐 相位 编码 信号 光学 产生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调谐激光器、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QPSK调制器、光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光环形器、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即PS‑FBG、单模光纤、第一光电探测器、电放大器、第一电耦合器、第二电耦合器、编码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及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DP‑QPSK调制器内集成了两个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MZM,两个子DP‑MZM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正交偏振复用耦合在一起在DP‑QPSK调制器的输出端输出,子DP‑MZM由一个主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主MZM和两个子MZM组成;所述DP‑QPSK调制器设置在可调谐激光器的出射光路上;DP‑QPSK调制器的输出端与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光环形器的1口连接,光环形器的2口与PS‑FBG输入端口连接,光环形器的3口与一段单模光纤连接;单模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电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和DP‑QPSK调制器的第二子DP‑MZM的一个射频输入端口连接,该子DP‑MZM的另一个射频输入端口与编码信号发生器连接,第二电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与DP‑QPSK调制器的第一子DP‑MZM的两个射频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连接DP‑QPSK调制器的六个直流偏置端口;偏振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为生成的微波相位编码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613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操作机构专用快速开关电源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五档分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