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变形零件的车削夹具及车削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7240.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菊绒;赵宇平;邓春珍;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43211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变形零件的车削夹具及车削固定方法。薄壁变形零件的车削夹具,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并装配在机床主轴上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底座以及用于将待加工零件压紧于底座上的压紧机构,底座上设有多组偏心装配于底座上用于通过旋转以沿待加工零件径向与产生应力变形后的待加工零件的定位面紧密接触并通过锁紧以对待加工零件形成径向限定的偏心定位机构;多组偏心定位机构从至少三个方向对待加工零件进行转动调节接触和锁紧固定。消减待加工零件在从车削夹具上拆卸后的弹性变形,保证待加工零件加工后的尺寸、圆度、平面度等精度,避免超差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变形 零件 车削 夹具 固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薄壁变形零件的车削夹具,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4)并装配在机床主轴上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底座(1)以及用于将所述待加工零件(4)压紧于所述底座(1)上的压紧机构(2),/n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组偏心装配于所述底座(1)上用于通过旋转以沿所述待加工零件(4)径向与产生应力变形后的所述待加工零件(4)的定位面紧密接触并通过锁紧以对所述待加工零件(4)形成径向限定的偏心定位机构(3);/n多组所述偏心定位机构(3)从至少三个方向对所述待加工零件(4)进行转动调节接触和锁紧固定;/n偏心定位机构(3)包括用于旋转调节并与待加工零件(4)内圆定位面紧密接触的调节接触部(301)以及用于将调节接触部(301)偏心装配于底座(1)上并进行转动锁止的转动锁紧件(302),调节接触部(301)上与待加工零件(4)的接触面为圆弧面(3011);/n调节接触部(301)上与转动锁紧件(302)连接的部位沉入底座(1)中形成凸出旋转部(303),以使得调节接触部(301)的受力直接传导至底座(1),从而确保待加工零件(4)的加工位置精度;调节接触部(301)与底座(1)之间的转角接触部位均设置成为用于消除转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的倒角构造(5)和/或凹槽构造(6);/n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方便调节偏心定位机构(3)并减轻底座(1)自重的开窗(102),多个开窗(102)沿底座(1)的周向均匀布设,开窗(102)与偏心定位机构(3)一一对应布设,偏心定位机构(3)处于开窗(102)的可视范围内,以便对偏心定位机构(3)的转动调节以及转动锁止操作,方便对每一个偏心定位机构(3)的检修维护;/n待加工零件(4)随车床主轴顺时针转动,刀具与待加工零件(4)接触时会给待加工零件(4)一个切削力F1,切削力F1分解为两个分力F2、F3,F3与待加工零件(4)外圆相切,形成一个去表面材料的切削力F3,分力F2会迫使待加工零件(4)产生移动,通过增加偏心定位机构(3)后,调节接触部(301)与待加工零件(4)内圆接触,并将分力F2直接传导至底座(1),底座(1)通过与调节接触部(301)圆弧接触产生一个抵抗力F4,F4分解为两个分力F2反、F3反来抵抗车削力,与此同时,压紧机构(2)也会与待加工零件(4)接触,由压紧摩擦力来抵抗车削力,采用全新的偏心定位机构(3)具有抵抗车削力的优势,从而减轻压紧机构(2)的压紧力,减小待加工零件(4)的弹性变形,提高待加工零件(4)的加工质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0724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