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锂电池驱动马达环周并列滤波消声风管的吹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1439.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克;叶晓波;吴文明;王云峰;吴军;P·G·安祺莉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66;F04D29/54;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换代产品降噪的具锂电池驱动马达环周并列滤波消声风管的吹叶机有益之处是更好地适应消声频率特性,在所述马达与前分流锥头52和分流锥58a的环周和所述后风筒58之间并列着至少一个且顺着所述后风筒纵向的滤波消声风管61;在所述分流锥58a的环周和所述后风筒58之间的横截面上设有消声隔板62以便安装所述后风筒纵向的滤波消声风管61,所述滤波消声风管61上设有多个降噪孔60,之前没人想到把风筒和消声器合二为一去作产品,其效果不言而喻。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驱动 马达 并列 滤波 消声 风管 吹叶机 | ||
【主权项】:
1.具锂电池驱动马达环周并列滤波消声风管的吹叶机,其由锂电池驱动马达,马达外定子连风叶转动,所述马达与前分流锥头(52)和分流锥(58a)均装设在后风筒(58)内,所述马达与前分流锥头(52)和分流锥(58a)的中轴线与其所装设在的后风筒(58)的中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与前分流锥头(52)和分流锥(58a)的环周和所述后风筒(58)之间并列着至少一个且顺着所述后风筒纵向的滤波消声风管(61);在所述分流锥(58a)的环周和所述后风筒(58)之间的横截面上设有消声隔板(62)以便安装所述后风筒纵向的滤波消声风管(61),所述滤波消声风管(61)上设有多个降噪孔(60);具锂电池驱动马达环周并列滤波消声风管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其含具定子连风叶转动而转子不转的无刷马达作动力的风筒,所述的风筒,由前风筒(51)、前分流锥头(52)、内转子轴(53)、内绕组(53c)、吹叶轮风扇(54)、马达定子外壳(55)、中风筒(56)、马达前轴承(53a)、设在马达前头的或支在所述内转子轴(53)上或支在前分流锥头(52)上的简支梁轴承座(53d)、马达后轴承(53b)、后轴承法兰座(57)、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风筒护圈(59)、降噪孔(60)所组成,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圈(59)依次相接;所述前风筒(51)设有喇叭口(51a),且所述喇叭口(51a)的外轮廓曲线含高等数学的函数曲线的二次双曲线,以减紊流;且所述前风筒(51)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前卡口(51h),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6h)相配合;所述前分流锥头(52)安装在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并用轴用弹性垫卡牢,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所述前分流锥头(52)设有凸出的圆锥台(52a),所述圆锥台的顶环与所述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相连接;所述内转子轴(53)的后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内环与所述内转子轴(53)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外环与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相连接,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上设有多个螺纹孔(57a),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相连接,所述中风筒(56)设有多个径向幅(56c)连接所述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56c)还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槽(58b)相对应配合;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与所述内绕组(53c)的硅钢片组固装;所述前分流锥头(52)的外圆周与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固装,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内固装环周多片永磁条组,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的外周固装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吹叶轮风扇里圈(54c),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或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且靠近所述马达后轴承,其实质是材料力学的改长悬臂粱为短悬臂粱或简支粱的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分力为力并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的距离为力臂的问题;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在马达轴线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与马达前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之比不大于一比四;所述力臂短了,使出风大增,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吹叶机的实用转速达3万多转;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出线槽(56XC)和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排线槽(58XC)相配搭以便排放所述内绕组(53c)的三根电线;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的外环周设有卡槽位(56d)以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分流锥(58a)连接;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后卡口(589h)其与所述风筒护圈(59)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9h)相配合;所述降噪孔(60)由许多个含吸声材料饰面的具有通孔的大小不一的多棱锥所组成,其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圈(59)的内表面,其亦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分流锥(58a)的内外表面,以利吸声和隔声;或把所述风筒改装为加简化消声器,其是把在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的外环周设有卡槽位(56d)以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分流锥(58a)连接的部位隔住,并在所述分流锥(58a)上设多个消声管小通孔,在所述降噪孔(60)设有许多个含吸声材料饰面的密密麻麻的具有通孔的多棱锥,其共同作用且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分流锥(58a)的内外表面,气流经所述前风筒和吹叶轮风扇后的第一大空腔,因前风筒去往中风筒和后风筒的连接的部位隔住,就挤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外表面的多个消声管小通孔而实行一次压缩而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内表面的第二大空腔实行一次膨胀,经过一次压缩膨胀的气体在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内表面的第二大空腔再往后流动,等到过了所述的因前风筒去往中风筒和后风筒的连接的部位隔住的位置后,就挤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后半部的内表面的多个消声管小通孔而实行二次压缩而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外表面并在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的所述分流锥与后风筒的外壳的第三大空腔再实行二次膨胀,再从所述风筒护圈(59)的多个扁出口吹出,完成了多次压缩膨胀的消声过程,其利于吸声和消声及减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9143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