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咬合桩施工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咬合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2355.6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毛万全;王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咬合桩施工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咬合管,所述的咬合桩施工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复安拆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相交部位的咬合管来完成的。所述咬合管由一段或多段咬合管管体组成,所述咬合管管体是由两段弧形钢板焊接而成的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咬合管管体的管口形状与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相交部分的形状相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新的咬合桩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切割A1桩、A2桩与B1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所带来的诸多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 施工 方法 应用于 | ||
【主权项】:
一种咬合桩施工方法,包括由若干依次交替排列的素混凝土桩(A)及钢筋混凝土桩(B)构成的咬合桩,且相邻的素混凝土桩(A)与钢筋混凝土桩(B)互相咬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桩是通过反复安拆素混凝土桩(A)与钢筋混凝土桩(B)相交部位的咬合管(10)来完成的,其具体的施工方法为:1)按照素混凝土桩(A)与钢筋混凝土桩(B)相互咬合部位的形状来制作咬合管(10);2)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确定桩位控制点并施工第一素混凝土桩(A1):在施工现场钻孔形成第一素混凝土桩孔并且在所述的第一素混凝土桩孔内部两侧吊装第一咬合管和第二咬合管,所述第一咬合管和第二咬合管的一侧长圆周分别与第一素混凝土桩孔的两对侧圆周相匹配,然后对第一素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一素混凝土桩(A1);3)在距离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A1)一成桩间距处钻孔形成第二素混凝土桩孔,按照步骤2)的方法在第二素混凝土桩孔中吊装第三咬合管和第四咬合管,再对第二素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二素混凝土桩(A2);4)拔出第一素混凝土桩(A1)中的第一咬合管和第二咬合管,在距离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A2)一成桩间距处钻孔形成第三素混凝土桩孔,并按步骤2)的方法将从第一素混凝土桩(A1)中拔出的第一咬合管和第二咬合管吊装在第三素混凝土桩孔内部,然后对第三素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三素混凝土桩(A3);5)拔出第二素混凝土桩(A2)中的第三咬合管和第四咬合管,在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A1)和第二素混凝土桩(A2)之间钻孔形成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孔并在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孔中安装钢筋笼,之后对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一钢筋混凝土桩(B1);6)在距离所述第三素混凝土桩(A3)一成桩间距处钻孔形成第四素混凝土桩孔,并按步骤2)的方法将从第二素混凝土桩(A2)中拔出的第三咬合管和第四咬合管吊装在第四素混凝土桩孔内部,然后对第四素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四素混凝土桩(A4);7)拔出第三素混凝土桩(A3)中的第一咬合管和第二咬合管,在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A2)和第三素混凝土桩(A3)之间钻孔形成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孔并在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孔中安装钢筋笼,之后对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孔进行浇注形成第二钢筋混凝土桩(B2);8)重复上述步骤6)和步骤7),直到施工要求的咬合桩全部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23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