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型聚酯功能纤维的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21033.7 | 申请日: | 201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大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3/42 | 分类号: | H01B3/42;H01B3/44;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 地址: | 225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型聚酯功能纤维的电缆,该电缆包括导体,该导体由内而外包覆有绝缘层、编织层及外护层;该编织层为铜丝编织层,编织层的内壁设有铜塑复合带屏蔽层,编织层的外表面设有铝塑复合带防护层;该外护层由内而外包括聚氯乙烯层和复合型聚酯纤维层;该复合型聚酯纤维层中添加有复合添加剂;该复合添加剂中包括有ZrO2纳米粉体、纳米Cu‑ZnO复合粒子及添加剂载体。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型 聚酯 功能 纤维 电缆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复合型聚酯功能纤维的电缆,该电缆包括导体,该导体由内而外包覆有绝缘层、编织层及外护层;其特征在于,该编织层为铜丝编织层,编织层的内壁设有铜塑复合带屏蔽层,编织层的外表面设有铝塑复合带防护层;该外护层由内而外包括聚氯乙烯层和复合型聚酯纤维层;该复合型聚酯纤维层中添加有复合添加剂;该复合添加剂中包括有ZrO2纳米粉体、纳米Cu‑ZnO复合粒子及添加剂载体;该复合添加剂包括:添加剂载体、电气石负离子粉、太极石粉体、ZrO2纳米粉体、纳米Cu‑ZnO复合粒子、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其中,该添加剂载体为TiO2空心球,其以花粉为模板水热法制备;该复合添加剂中,各物质的粒径为:添加剂载体50μm、电气石负离子粉300nm、太极石粉体1μm、ZrO2纳米粉体20nm、纳米Cu‑ZnO复合粒子30nm、纳米二氧化硅50nm、纳米氧化铝100nm、纳米二氧化钛50nm、纳米氧化锌50nm;该复合型聚酯纤维层的制备过程为:步骤1:首先对油菜花花粉进行筛选,筛选的目标粒径为50μm及以下,然后称取20g的目标花粉,用酒精漂洗、干燥;然后,向30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9g的Ti(SO4)2,搅拌20min,再向上述去离子水中加入1.2g的氟化铵和3.8g的尿素,搅拌60min,再向上述去离子水中加入20g目标花粉,搅拌20min,将上述去离子水转移到水热釜中,将其在180℃水热反应20h,反应结束后,收集水热釜中白色沉淀,并将其清洗干净,在干燥箱中60℃下干燥15h,然后将其放入马弗炉中460℃退火2h,490℃退火1h,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过程中会将花粉颗粒去除,退火结束后,得到TiO2空心球,即为添加剂载体;步骤2:分别配制浓度为720g/L、94g/L的ZrOCl2·8H2O和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取适量的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剧烈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透明的微乳液,用氨水调节pH>10.5,在65℃、30kHz下超声10min得到透明的凝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凝胶至用AgNO3溶液检测不出Cl‑,然后用乙醇洗涤3遍,将洗涤后的氧化锆前驱体溶液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15h,将干燥好的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于700℃下煅烧4h,最后撤掉氮气保护让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ZrO2纳米粉体;步骤3:按照Cu:Zn的摩尔比为0.1:1的比例称取共5g的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物,将其溶于200ml的蒸馏水中磁力搅拌均匀至透明溶液,再加入柠檬酸磁力搅拌至充分溶解,其中,硝酸锌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1,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8.1,在80℃恒温水浴中使溶液蒸发水分形成湿凝胶,再在8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4h直至恒重,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于空气气氛中650℃煅烧2h,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后得到纳米Cu‑ZnO复合粒子;步骤4:将添加剂载体、电气石负离子粉、太极石粉体、ZrO2纳米粉体、纳米Cu‑ZnO复合粒子、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添加剂浆料,然后将其烘干,研磨成粉,即得复合添加剂;步骤5:将上述的复合添加剂和乙二醇混合,搅拌后在室温下超声5h,得到混合液,然后在酯化反应釜中加入PTA、混合液、催化助剂,搅拌均匀后进行酯化,聚合,得到聚酯母粒,其中,酯化温度为280℃,压力400KPa,酯化率达到大于93.5%时进行缩聚反应,缩聚温度为300℃,抽真空至50MPa,缩聚至特性粘度为0.65时,出料,切料,得到聚酯母粒;聚酯母粒再经纺丝得聚酯纤维,即为复合型聚酯纤维,然后将其设于所述电缆中,形成复合型聚酯纤维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大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大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10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