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7917.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伟;石峰;王国东;张影;张中卫;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包括基底和微流通道片,所述基底上设置有源极、漏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连接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上表面修饰有纳米金颗粒,所述微流通道片覆盖在所述石墨烯层上方,所述微流通道片上设置有微流通道、进液口、出液口和电极插口,所述电极插口插接有金属电极丝。该微流控芯片灵敏度高,有效减少了基因样品的用量,并且检测芯片体积微小、易于携带,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灵敏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场效应 核酸 检测 微流控 芯片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和微流通道片(2),所述基底(1)上设置有源极(11)、漏极(12)、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所述源极(11)与所述第一电极(13)电连接,所述漏极(12)与所述第二电极(14)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通过石墨烯层(3)连接,所述石墨烯层(3)的上表面修饰有纳米金颗粒,所述微流通道片(2)覆盖在所述石墨烯层(3)上方,利用等离子体键合仪分别对所述微流通道片(2)的下表面和纳米金颗粒修饰载玻片上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微流通道片(2)覆盖在处理后的纳米金颗粒修饰载玻片上;所述微流通道片(2)上设置有微流通道(21)、进液口(22)、出液口(23)和电极插口(24),并且所述进液口(22)、出液口(23)和电极插口(24)均与所述微流通道(21)连通,所述电极插口(24)内插接有金属电极丝(241),所述微流通道(21)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的连线与所述微流通道(21)相对垂直,所述微流通道(21)还与所述石墨烯层(3)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179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