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强的手扶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4969.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北大高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10 | 分类号: | B66B23/10;B66B2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性强的手扶电梯,包括电梯主体和处于电梯主体端部的设备室,所述设备室具有盖板;定义所述设备室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竖向侧壁、第二竖向侧壁和与第一竖向侧壁相对的第三竖向侧壁,所述电梯主体设于与所述第二竖向侧壁相对的一侧;还包括设于所述设备室内的坠落防护装置;所述坠落防护装置包括对坠落人员进行上托的上托装置,对上托装置进行升降驱动的升降驱动装置,以及对上托装置进行支撑和导向的支撑导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对不慎坠落的乘客尤其是小孩和老人避免继续伤害和进行自动救援,确保乘客人身安全,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侧壁 上托 电梯主体 设备室 手扶电梯 坠落防护 坠落 升降驱动装置 支撑导向装置 乘客人身 升降驱动 盖板 室内 小孩 乘客 救援 伤害 支撑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安全性强的手扶电梯,包括电梯主体和处于电梯主体端部的设备室,所述设备室具有盖板;定义所述设备室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竖向侧壁、第二竖向侧壁和与第一竖向侧壁相对的第三竖向侧壁,所述电梯主体设于与所述第二竖向侧壁相对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设备室内的坠落防护装置;所述坠落防护装置包括对坠落人员进行上托的上托装置,对上托装置进行升降驱动的升降驱动装置,以及对上托装置进行支撑和导向的支撑导向装置;所述支撑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竖向侧壁和第三竖向侧壁相垂直并由所述电梯主体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方向排列的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由上至下逐渐由所述电梯主体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由上至下逐渐由所述第二竖向侧壁向所述电梯主体方向倾斜;所述上托装置包括水平托板,以及处于水平托板两侧的第一侧托板和第二侧托板;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第一竖向侧壁和第三竖向侧壁垂直并处于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之间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侧托板与所述第一倾斜板相对应,所述第二侧托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相对应;所述第一侧托板与所述第一竖向侧壁和第三竖向侧壁相垂直并由上至下逐渐由所述电梯主体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方向倾斜,所述第二侧托板与所述第一竖向侧壁和第三竖向侧壁相垂直并由上至下逐渐由所述第二竖向侧壁向所述电梯主体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托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板连接在一起,下端与所述水平托板的相应侧边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侧托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连接在一起,下端与所述水平托板的相应侧边枢接在一起;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处于所述水平托板的下方,包括输出轴朝上的电机、上下设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竖向螺杆、连接于所述水平托板的下侧并与竖向螺杆相配合的竖向螺套和承载电机的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容置所述电机并供电机上下滑动的盛装腔,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所述盛装腔的腔底之间张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一侧托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竖向侧壁的第一侧边和靠近所述第三竖向侧壁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沿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一侧托杆,所述第二侧边设有沿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二侧托杆,所述第一侧托杆和第二侧托杆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上侧;所述第二侧托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竖向侧壁的第三侧边和靠近所述第三竖向侧壁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设有沿第三侧边延伸的第三侧托杆,所述第四侧边设有沿第四侧边延伸的第四侧托杆,所述第三侧托杆和第四侧托杆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上侧;所述第一侧托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倾斜板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倾斜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托杆相平行的第一条形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轮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倾斜板上侧的第一上滚轮,和处于第一倾斜板下侧的第一下滚轮;所述第一上滚轮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上边缘滚动的第一上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一上滚单体之间的第一上滚轴;所述第一下滚轮包括两个沿第一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下边缘滚动的第一下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一下滚单体之间的第一下滚轴;所述第一侧托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滚轮和第一下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导向孔的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上滚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摆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形成有沿第一连接杆延伸以供所述第一下滚轴沿第一连接杆滑动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具有靠近所述第一上滚轮的第一靠近端和远离第一上滚轮的第一远离端,所述第一远离端与所述第一下滚轴之间张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二侧托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倾斜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侧托杆相平行的第二条形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轮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侧的第二上滚轮,和处于第二倾斜板下侧的第二下滚轮;所述第二上滚轮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上边缘滚动的第二上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二上滚单体之间的第二上滚轴;所述第二下滚轮包括两个沿第二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下边缘滚动的第二下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二下滚单体之间的第二下滚轴;所述第二侧托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滚轮和第二下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导向孔的第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上滚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摆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形成有沿第二连接杆延伸以供所述第二下滚轴沿第二连接杆滑动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具有靠近所述第二上滚轮的第二靠近端和远离第二上滚轮的第二远离端,所述第二远离端与所述第二下滚轴之间张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三侧托杆的上端通过第三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三侧托杆相平行的第三条形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轮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侧的第三上滚轮,和处于第二倾斜板下侧的第三下滚轮;所述第三上滚轮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三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上边缘滚动的第三上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三上滚单体之间的第三上滚轴;所述第三下滚轮包括两个沿第三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下边缘滚动的第三下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三下滚单体之间的第三下滚轴;所述第三侧托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上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上滚轮和第三下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第三条形导向孔的第三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三上滚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摆动;所述第三连接杆形成有沿第三连接杆延伸以供所述第三下滚轴沿第三连接杆滑动的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三条形孔具有靠近所述第三上滚轮的第三靠近端和远离第三上滚轮的第三远离端,所述第三远离端与所述第三下滚轴之间张设有第三压簧;所述第四侧托杆的上端通过第四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有与所述第四侧托杆相平行的第四条形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轮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侧的第四上滚轮,和处于第二倾斜板下侧的第四下滚轮;所述第四上滚轮包括两个沿所述第四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上边缘滚动的第四上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四上滚单体之间的第四上滚轴;所述第四下滚轮包括两个沿第四条形导向孔的两个下边缘滚动的第四下滚单体,和连接于两第四下滚单体之间的第四下滚轴;所述第四侧托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上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上滚轮和第四下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第四条形导向孔的第四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四上滚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摆动;所述第四连接杆形成有沿第四连接杆延伸以供所述第四下滚轴沿第四连接杆滑动的第四条形孔,所述第四条形孔具有靠近所述第四上滚轮的第四靠近端和远离第四上滚轮的第四远离端,所述第四远离端与所述第四下滚轴之间张设有第四压簧;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上端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梯主体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上的第一上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二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上的第二上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一上端座;所述第一上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上方并容置所述第一上滚单体的第一上容置槽,和处于第一水平延伸部下方并容置所述第一下滚单体的第一下容置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二上端座;所述第二上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上方并容置所述第二上滚单体的第二上容置槽,和处于第二水平延伸部下方并容置所述第二下滚单体的第二下容置槽;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延伸部和第二弯折延伸部,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上的第一下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二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上的第二下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一下端座;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的第一延伸侧和朝向所述电梯主体的第二延伸侧,所述第一下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的第一延伸侧并容置所述第一上滚单体的第一侧容置槽,和处于所述第一弯折延伸部的第二延伸侧并容置所述第一下滚单体的第二侧容置槽;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二下端座;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的第三延伸侧和朝向所述电梯主体的第四延伸侧,所述第二下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的第三延伸侧并容置所述第二上滚单体的第三侧容置槽,和处于所述第二弯折延伸部的第四延伸侧并容置所述第二下滚单体的第四侧容置槽;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上端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竖向侧壁的第三水平延伸部和第四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四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上的第三上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四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四水平延伸部上的第四上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三上端座;所述第三上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上方并容置所述第三上滚单体的第三上容置槽,和处于第三水平延伸部下方并容置所述第三下滚单体的第三下容置槽;所述第四水平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四上端座;所述第四上端座形成有处于所述第四水平延伸部上方并容置所述第四上滚单体的第四上容置槽,和处于第四水平延伸部下方并容置所述第四下滚单体的第四下容置槽;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第三弯折延伸部和第四弯折延伸部,所述第三弯折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四弯折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导向条形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三弯折延伸部上的第三下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四导向条形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第四弯折延伸部上的第四下条形孔延伸部;所述第三弯折延伸部的端部设有第三下端座;所述第三弯折延伸部具有朝向所述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北大高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北大高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49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用排毒消炎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除油装置